第二百三十七章 - 太昊初航 (第2/3页)
的号子走向大河边。一半的汉子涉入水中,其余的人在沙滩上。“船长”是七风舟抢着担任的。现在正忙着把缆绳系在码头的木桩上。
“坐船喽!”匠人们欢呼起来。
已经训练了近半个月的12名新晋“水手”们率先登船,找好自己的座位,持桨准备,每柄桨都用绳系在了船身上,以免不小心的水手将船桨失落水中。
然后是12名匠人和长老,包括我,成为了第一批“乘客”。
“收缆!开船!”船老大风丹意气风发地站在船头,手中地小旗直指对岸,然后坐下擂响一面皮鼓。
“太昊号”缓缓地离开了码头。宽大的船身给了乘客们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初时还不觉得,到后来逐渐加速,竟有了一点“乘风破浪”的感觉。“嘭嘭嘭!嘭嘭嘭!”
有节奏的鼓声激励着水手们不知倦怠地划动木桨,“太昊号”在大河水面破浪前进,速度远快于多数族人步行速度。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我在船里放声高歌,引来‘乘客’们面面相觑。
当两岸皆茫茫,进入大河中央时,乘客们也忍不住手痒。纷纷提出过一把划船瘾。
水手们乐得休息,训练时还从来没有这么高强度地连续工作过呢!
结果就是一帮子乐呵呵的“老水手”们胡乱地划着桨,在大河上喧嚣着前行。
我在船后一直负责掌舵,根据大河对岸升起的号烟,把握船行的方向不致偏离,这时也注意观察了一下船舷的吃水情况,水面上地船身还有1米多,吃水极浅,近50平米地船舱,坐了25个人,还显得很宽松,让我都有点担心船的稳定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在设计时也已经有所考虑,整体上船身还是比较平稳的,毕竟宽度达到了五米多,应该不至于轻易倾覆,但为了稳妥起见,以后在轻载运行时,还得提醒风舟他们装上一些压舱物,对运输安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