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三十章 - 嬴伯辞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三十章 - 嬴伯辞世 (第2/3页)

的英灵于殿上,并举行仪式,为烈士招魂。

    6月15日,归祭大典在新设的“忠烈殿“举行,所有军中排级以上骨干和烈士家属都全部出席。

    祭文由我起草,追念太昊建城以来死于战事者的功勋,并逐一将镌有烈士英名的陶碑(20厘米见方。不到一个骨灰盒大小)供上神枱,每念到一名烈士英名,所有军中“干部”都躬身致礼,家属则大放悲声。

    “自今日起。太昊死于战事者,均归祭忠烈殿。礼部须将战事即烈士英名、死难者功勋登记入册,年终大祭时禀告太昊祖神。所有死难者的生前薪资均按标准发放到其子女手中,直到其子女长大到15岁止。子女在两名以上者,每多一名,即多发一份同等薪资,不得让烈士家属因失去亲人而生活无着!凡有违此令者,烈士家属可直接诉至宗庙!”

    家属们至此稍抑悲伤,而军队干部们则欢呼雀跃,太昊军队在族中的地位由此得到质的提高。

    6月19日,噩耗传来:赢伯还是没能等到今年的秋收,于6月5日过世了。

    这本是意料中的事,却仍让我在宗庙内痛心良久。

    到这个世纪之后,少昊族长是第一个让我明白部族大事的人,此前我对整个时代的部族分布和相互关系一直在摸索阶段,但少昊族长的出现让我眼前豁然开朗,并从此离开大元城地***,迈入太昊这一轮地发展循环,文明建设与传播进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平台和时期。

    从大元纪年到太昊纪年,不仅是一个计时方式的转变,更是对文明发展不同阶段的重新标记。

    如今,大河诸部族在太昊文明地驱动下,正加速融合与交流,并以整体的力量对外部文明进行对抗,应该说,这里面有赢伯的一份潜在的功劳。

    从赢伯那里,我第一次收起了对原始人“情商”的轻视之心,认识到即使在原始部落首领中,也有心胸开阔,泱泱大度者。能在这个时代放下世仇,致力消融杀伐,换来部族平安地首领,实在不可多得,即使是姜由的野心勃勃和公孙干地沉稳持重,都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