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 六部建设 (第2/3页)
由礼部来管理。其他重要物资(几是仓库建在宗庙内部的)如铜、锡、盐、青铜币等都是礼部的管理对象,当然,这个部门也是发放军队、里长、族长、长老们薪水的部门,涵盖了后世的财政和行政的部分职能。
文卫部则是在我的坚决要求下设立的,以前在宗庙内竟然没有成立一个专门的长老团!但我才知道文教与卫生的重要性,所以这个部门主要负责太昊教育与医疗相关法律的制订与实施。太昊的教育与医疗一直以来都是免费的,我希望这个惯例能够得以继续下去,对15岁以前的基础教育则必须是强制性的,所有族人必须参加。太昊文明能否发扬光大,这一条至关重要。文卫部主要管理的对象包括太昊学校与太昊医院。这两个机构都是由太昊的礼部负责提供财力,按制订中的教育法,凡在太昊学校任职的教师和在太昊医院任职的医生,待遇要超过太昊各街巷的里长!并且在各部族推选长老的时候,教师和医生应该优先考虑。
有了六部,并在六部内选出了相应的部长,接下来就应该是为各部配套必要的执行机构了,再好的政策,执行不到位,也只是摆设!
长老们在各部地部长带领下。对涉及事部职责的事务进行磋商以后,必须有相关的人员去负责实施,另外一方面。在执行中涉及地技术问题也是长老们所不一定搞得定地。比如大规模的计算问题,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现在就有了。礼部就是一个突出地例子,要为上千人发放薪水,并从礼部和农部的仓库里支出,计算量动辄上万,甚至十万。在制订方案的时候,我已经用太昊文字画出了六个***形的“靶心”图案,年纪大一点的人可能会看到这个图案就发晕。
为此我在宗庙内专门成立了“精算司”。属礼部管辖,但在其他各部需要时,应该为其他所有部门提供计算方面的,有点相当于后世的“会计师事务所”。让我有点自豪地是,这个部门司长的不二人选,居然是12岁半的梓烨!
这下子让我的法律也出现了一点小漏洞,从太昊教育法的立法原理上讲,不到15岁的梓烨应该还是在太昊学校里学习的学生,这是一个强制性的规定。但由于梓烨很喜欢数学方面的知识,现在甚至已经开始跟我学习乘除法了。太昊学校的教学甚至已经远远落在了梓桦地知识水平后面,她在学校的很多时候已经是作为教师在工作,其他的教师也会利用这个方便让梓烨给予帮助。以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太昊宗庙地计算工作都是由梓烨在主持。也确实找不到更好的人来代替。
风尘看出了我地犹豫,慌得急忙找风余商量。深怕我把梓烨送回太昊学校。
“这样吧――规矩不能打乱了,梓烨还是太昊学校的学生,但每天在太昊学校只学习半天,另半天在宗庙上班!”风余找到我,提出了一个折衷的方案。罢了,也只好先这么将就着。
从此梓烨就成了太昊城内最忙的人,上午是在太昊学校“学习”(其实是任教),下午带着一帮助手在宗庙内当“会计”。每到收税的大忙季节,她就得到特许,全天在宗庙内计算。为了帮助梓烨,我在开春之前把“收――支――结余”的记帐方式教给了梓烨,让她从流水账中解脱出来,开始能够比较有条理地管理太昊的账目。
乘法口决梓烨还没有背熟,但简单的乘除法已经在工作中得到应用,让其他的族人对梓烨的计算速度惊诧不已。呵呵,别人加好几次的,梓烨乘一次就出来了,能不快吗?
但在引入乘除法以后,太昊文字的局限性就暴露了出来,特别是在列计算式的时候极不方便,为此我还是逐渐地将阿拉伯数字教给了梓烨,尽管只是简单的概念转换,梓烨还是在近一年后才完全接受,太昊学校则在多年以后才全面地转向了新的“太昊计算符”使用。
设立了精算司,把政策执行的量化问题解决了以后,作为政策的执行机构,还需要一个强力部门。
从来政策的推行都不会是全民的结果,必定会有一些部族或族人不愿配合宗庙的政令,这个时候,就不能只讲道理了。原来的“笞、役、斩”三刑,除了“斩”还没有用过以外,其他两刑都已经为族人所熟知。但在新的政治框架下,可能由于一个部族的农业税没有按时交,就需要动用部队去把那个部族的某一个仓库物资给封存了。这样的工作以前是由太昊骑兵兼职完成的,但随着太昊骑兵的任务繁重,越来越难以执行到位。当然税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