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 海盐工业 (第2/3页)
这时多数族人都猜到我要煮海盐了。
但这一次用的工艺要复杂一点,不仅是煮干而已。
第一锅海水煮到只剩一小半时我就叫人“釜底抽薪”了,第二锅则直接煮干。第三锅是煮到一半又加入海水继续煮,反复多次。
结果,第一锅冷却后逐渐析出了白色的盐晶粒,但量很少,和上一次我用地方法一样;第二锅很快得到了较多的海盐,但和晒出来的盐一样,杂质较多。不过这也足以让族人一阵欢呼,毕竟比他们晒盐快得多了。
第三锅里面,盐的数量更多,而且比较纯地盐和杂质是相对分开的。盐在面上,杂质沉了底,煮干以后可以比较容易地将盐和杂质分开。
比较了一下,最后一种比较可行,这一点其他的族人也看出来了。
不用我交待,七八口锅都架了起来,所有地族人都忙开了。挑水的挑水,伐木的伐木。
第二天,一半的骑兵被我带到稍高一点的坡地上,找了一块土质较松软的地方,开始平整出一方“盐田”。
但这个实验却很快宣告失败。
海水很快就渗干了,田里只剩下一层薄薄的水渍。
我不甘心,叫来骑兵,骑马踩了一通,将田底踩实,再人工修平了一下。倒入海水后。我就蹲在盐田边,一直到看见水基本不渗了才放心。接下来是照葫芦画瓢,在稍低一点的位置也做了一块盐田。
天色渐晚的时候,已经做出了“梯田”式的四块盐田。除了第一块田里放满了海水,大约有10厘米深,其他几块田都只放了不到一半的容量。
初秋地太阳还比较火暴,两天过后,最高处的那块盐田里,海水的总量已经只剩下不到一半,而下面几块田已经基本上干了,土面上有一层明显的盐霜。
我没让木恩他们去刮那层薄薄的盐霜,而是把最上一层已经澄去多数杂质,浓度大大提高的海水放入下一层的盐田,继续曝晒,最上一层地盐田里,又重新装入新的海水。
再过两天,在最低层的那块盐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