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人口新政 (第2/3页)
孩子进入大元学校学习同时可以学到陶器和木工、建筑技术但将来新城建好后他们得服从大元需要到新城居住。
三、皋陶族和莒族的小部族凡愿意到大元贸易城居住的一律免费(不需要交换牲畜)提供住房和必需的陶器牲畜由他们自行管理不用关到大元的畜栏里并同样享受“义务教育”可以自行选择祭祀大元宗庙或本族的神鸟。
当然第三项政策实施之前我还是分别向皋陶和莒族的长老们提出了我的方案:他们要求分封出去的小部族也可以直接就分到大元的新城里。长老们也没有表示特别的意见从盈离的态度看还比较高兴。
大元有骑兵的机动优势扩大了放牧范围加上目前牲畜总量还不大不存在与各族的牧场冲突能够接收他们的人口也当然有这个能力可以负担得起。
更让长老们感兴趣的是有更多的族人可以学到大元族的技术了。
人口政策的威力很快显现出来。
两个月以后等我回到大元城开始筹备秋收工作时大元城的人口又在逼近6ooo人匠作区和大元学校的人气重新开始回升土土兄弟俩又忙着带大批的新人。木恩也不再为收割的人力问题担心了。
其他两城的情况也向良性循环方向展除了木穷还在紧张地修筑新城木驼和元昊都对现在的展进度很满意。元昊已经在郯族的地盘上扩大了影响据盈翔讲郯族的神山外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
但按我的要求元昊还是以贸易为主没有立即着手开展筹建新城的工作。
大元六年的秋收总收成中有3oo余万斤粟米加上头一年库存中余下来的近2oo万斤大元城现在最紧俏的是做斗仓的木板。
这些粮食足够大元城使用3年!
但我要用这些粮食挥的作用远不只是用来做粟米饭。
在大元三城中执行的人口政策将导致人口的快集中再靠畜牧业生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