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首根麻线 (第3/3页)
定在里面。
我则带着土鲁“开”手摇纺车――什么样子?小学时学过“延安的纺车”吗?就是那个样子的。
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看到纤维分离得比较充分了我让“鲨鱼”她们几个用木耙把纤维捞起来用藤筐装到河里去搓*揉漂洗但拿回来的纤维和我原来设想的仍有很大差距――粘乎乎的分离不彻底。
于是我把这些纤维用锅煮了一下煮的时候再放入少量的石灰最后一次搓*揉漂洗出来终于让我看到了白生生的细腻的大麻纤维!
约2oo斤成品大麻纤维被放在专用的“纺织车间”里在那里造了一间专用库房。
现在是纺织的第一道工序开始了――纺麻线:将麻纤维篷松地绕在陶纺轮上通过转动中间的木轴转动陶纺轮从陶纺轮的细那一端用手拈出一根连续的麻线来。
看着陶纺轮不断转动一根麻线从我手里延伸出来屋里的所有“技术人员”都难以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鲨鱼”对此尤其上心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将由她和她的“编藤队”来继续完成。
将我拈出来的第一段线――大约2o米长――绕在纺车上以后就轮到“鲨鱼”来操作了。
可是这对她来说明显是一个过于精细的活在一天以后浪费了近一斤麻纤维她终于拈出了第一根麻线――所有的“技术人员”们早就作鸟兽散没人肯再来看哭得双眼通红的“鲨鱼”和一地的麻线头了。
“村长那是不能比的!”木青总结性地说――虽然他还不知道我要用这么细的线来作什么。
我没理会“鲨鱼”和那些麻线头但在她成功地抽出第一根麻线以后还是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要她把技术心得传授给“编藤组”的所有“技术工人”。
而这一次来得比我想像要快得多――一天之内所有的陶纺轮都快转动起来数十根线在同时诞生“鲨鱼”郁闷得要死――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谁让她这个“领导”还比不上属下呢?
不过我把传授技术的成绩记在她头上还是让她很满意。
而我则忙于织布机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