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第一滴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六章 第一滴血 (第3/3页)

驼和同齐族所有的人一起向我们的村子出

    我率领其他骑兵赶到大方将梅梅、梓烨和俘虏一起带走。

    回到族里总人口已达到3oo人。

    我让同齐族的人和俘虏聚集到一起给他们做了思想工作――同齐族的战士几乎想把吴山族仍被捆着的俘虏杀死。

    木青则把吴山的战士分配到最累的采石工作中。

    这是不是就是奴隶的由来?――我在心里想。

    这时候建房工作是当前最紧急的工作了――晚上山洞里仅能保证每个人有一个睡的地方白天有十口锅同时煮肉。

    在梅梅出生以后第六个月我在原始社会的第三个春天到了。

    我对住了一年多的土坯房进行了一次“全面评估”:主要的问题是经常裂缝!其他都是优点:冬暖夏凉易维修维护――连说明书都不要哪里有缝抹上粘土就行了面上再加上石灰。

    屋顶上没必要加草因为半年不到就全没了――可能跟铺的技术不到位有关木板上设置相扣的凹凸槽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水作用。

    为解决经常性裂缝的问题我让妇女劳动者们在冬末时趁春草还没有芽用我稍加改良后的石制镰刀收集了大量的枯草(堆在一个畜栏里)准备添加在墙体里作为“钢筋”用。

    土鲁准备的板已多得在洞里影响了睡觉的地方大小。

    木青准备的石料则在村子里堆成了一座1o多米高的小山!

    开春后土地开始变得松软。

    在安排少量的(每批2o人)骑兵去开展“海盐贸易”后我带着木青用藤条丈量土地规划“大元村自建集体公寓第一期工程”用地。

    初步计划是建设6-1o分布的6o间房每间占地面积约为2o-8(长2o米、宽8米)――并且设中间隔墙两道门独立进出住两家人每一家人有8o平米比我这个村长的居住面积还大了。

    设计居住人口为每间8人共可住48o人。加上山洞村里的最大容量可以达到6oo至7oo人。

    接下来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期。

    族里的壮劳力达到了18o人而且拥挤的山洞让建设新房的热情空前的高涨(我想2oo7年如果出台我在大元村的建房政策广大人民的建房热情还高更高)。

    先期工程是挖地基为此我还设计了地基外围的石底、石边用泥土粘合的排水沟以免暴雨时冲到墙体所有的房子排水沟连在一起后排向小溪。

    地基花了大约一个月半才完工。

    然后是筑土墙这一次在墙泥中和进去了大量干草大为增强了墙体的韧性减少了频繁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期间我又带了大约1oo名劳动者花了十天时间拓荒近6oo亩在村外背对寨门的草原上种下了粟种并用简单的围栏圈了起来。

    土鲁是最忙的人:得做批4o道门、窗和8o张大床。为此他带了近十名徒弟!

    由于海盐贸易的开展族里已有了34o人。

    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我规划了已建的三间房作为专门的厨房和“食堂”――开始有点人民公社的味道了而“老虎”成了第一任大厨――还带了三名徒弟!

    厕所也“鸟枪换炮”――有了两个“土木结构”有2o个“蹲位”的独立厕所――迟早要分男女的我在心里想。

    3个月后当夏天的第一场暴雨来临洞里已不到3o人睡觉了――舍不得这个老窝:木青就是其中之一土土劝了半天也没有用。

    在我为风暴的平安度过而兴奋时――排水系统起了作用――吴山族的长老代表来了。

    想要回俘虏或拿到陶器。

    (各位老大:兄弟当了这几天村长知道陶器是可以用人口来换的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点击就换不来多几个推荐呢?帮帮兄弟冲冲榜会给村长无穷勇气面对今后的挑战!!谢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