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五六章 倾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六五六章 倾覆 (第3/3页)

了五分之三的军力防守,当时模阳王也出现了,结果方胜无功而返。

    第二天,安胜让全军休息两天,但是他和聂政还是派了一些高阶秘术者冲了当时二圭的阵营里冲出来更多的高阶秘术者,剩下的八川腆兵不动。甚至根本没露脸。

    第三天,他只派了几个高阶秘术者过去刺探,对方的防御法阵里一切都中规中举,飞出来十来个高阶秘术者将己方的秘术者赶了回来。

    当然,他自己并未亲眼看到,所有的情形都是从别人口中得知的。

    表面上看,三王的防御阵地并无任何异常,对方的所有反应也都合情合理。

    然而公孙余暗并不是普通人,他的脑子转得更快,想得更多,更深,更远,自然也能够注意到别人无期只下忽略了的地方!

    三天来,三王的防御阵地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他们出动的人越来越少。这可以是三王一方由于己方出动的秘术者越来越少做出的正常反应,但是三王的防御阵地里如果真的只剩下那么点人他们也现不了异常不是吗,毕竟他们无法钻到对方的营帐里去挨个察看。假设三王的防御阵地里人越来越少,第三天时已经只剩下十来个高阶秘术者,那么剩下的那些人去哪了,他们又如何瞒过临原城的监视?毕竟双方隔得不足百里,临原每时每刻都有过十个人在监视着那边的动静。

    尽管所有的一切都是猜测,但是公孙余暗却将之当成真实生的事去推演,因为这件事实在是太重大了,若是真的,那么永夜王一脉眼前便有倾覆之危!

    而后所有的问题终止在了一个问题上,只要得到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将不难判断其他问题的正确性。

    这个问题便是,三王一方到底有没有瞒过临原监视的办法,具体一点说,就是三王一方到底有没有在秘术者的神识中行进却又不被该秘术者现的办法。

    修士的神识向来被称为心眼,其观察力更胜眼睛!

    据公孙余暗所知,整个震灵大6并没有在神识中行进却又不被神识现的方法。若真有人掌握了这样的方法,那此人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职业杀手了,隐形于任何人的神识之中,还有谁是杀不了的?

    只是,公孙余暗的脑子也并不能真的将古往今来的所有知识装里面。他没听说过未必没有!

    而后公孙余暗又把这些想法告诉了聂政,聂政也觉得事关重大也顾不得去管方胜了,迅招集了几个遁比较快的将士,让他们在临原与王城之间仔细巡视,并叮嘱这些人,要时不时向下方的空地上攻击几下试试。

    那几人迅领命而去,才一出临原便分散开来,化为几个小光点消失在夜空中。

    聂政也没敢闲着,而是直接到了临原城西方,在那里放出神识去,将范围扩大到极限,已然将王城都笼罩其中,然后静下心神来监视着神识范围内的所有动静。他比谁都清楚,公孙余暗的猜测很可能是假的,但是万一是真的,永夜王一脉真的可能将就此倾覆!

    除方胜外,他的神识范围便是军中最大的了,看一会并未现任何异常,不过他却一点都不安心小迅飞回帅帐和公孙余暗、玉漱打了个招呼,然后亲自飞出了临原到通往王城的路上巡视。

    军中将士因为天现异象全都没睡觉,先前见大半夜从城中飞出去几名巡山的秘术者就已经觉得挺反常了,而现在聂政也飞了出去,这下众人更是睡不着了。

    慢慢的整个临原城都处在了一种紧张不安的氛围中,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便在这时,公孙余暗心生一计,可惜的是这时候聂政已经出去了,以他的职权根本就调动不了多少人。

    不过聊胜于无,以这些人倒也极可能看出些端倪来,而后他便也从帅账中冲了出去,迅组织起四百将士,直接冲出临原向东方的三王的阵地杀了过去!

    他要看看,三王的防御阵地中到底剩下多少人!

    这些人根本攻不破对方的防御阵法,不过他们却带回来一个让公孙小余暗颇为心惊的消息,他们闹出了那么大动静,却只看到了对方阵眼中的人,此外偌大的阵地里再无一人出现!

    某一个瞬间公孙余暗忽然就想起了南冥王的三天之约,这个老头子有没有可能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兴许他的确掌握了一种在秘术者的神识中潜行的方法,只不过行进的度极慢,至少需要两天才能赶到永夜城!

    几乎是同一个瞬间,正在山野间疾飞并时而向下祭出天都刃的聂政遇袭!他前方空无一人处忽然就现出如水波般的波纹,露出了下面密密麻麻的秘术者还有飞上来的数十件法宝两件仙器!

    公孙余暗的猜测在这一瞬间终于得到证实!

    比:大战在即,但是仍然觉得这章的铺垫长了些。忽然想起了《罗浮》,这本书挺好看,但是经常连着好几章主角不出现一次,让人看着甚为气闷。我就忍不住想,是不是我的这些铺垫也是不必要的?或者可以将之精简成半章,小半章?若真有读者会产生我当初看《罗浮》时的感觉,那我就真该检讨了。只是,写这章的时候当真是想把条理写清楚的,写着写着这章就没方胜的事了”希望这样的章节还能让诸位看得下去,阿弥陀佛”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