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七回 冰雪天君臣诉衷曲 烈火中恋人情更浓 (第3/3页)
能早一天南巡呢。”
张廷玉也跟着笑了:“皇上李卫的这点心愿应该说还是值得嘉奖的。要是天下的督抚都能有他这样的心思朝廷财政上就省心多了。”
雍正叹口气说:“朕心中只有三件大事一是火耗归公二是士民一齐当差三是云南改土归流。现在李卫和田文镜已在分别试行还没在全国推开。杨名时前些天来见朕时他竟然一件也不赞成朕真是拿他没办法。可他是位清官、人品正直治理云南还是有成效的。朕与他还有个七年不动他职务之约七年后再看吧。李卫和田文镜也都是清官他们俩是用制度来刷新政治。朕想暂时各行其是也好。比一比看一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云南地处边陲苗谣杂处弄不好是要出大乱子的。”
张廷玉沉吟了一下说:“火耗归公养廉银损了官员的进项;士民一齐当差纳粮又是损富益贫之举。从古至今这才是一篇有关吏治的真文章!作好了皇上是千古一帝但要作这文章掣肘的人太多又何其难也!”
雍正冷冰冰地说:“要是没有难处还能轮到朕来作?朕心里清楚别说朝廷之上就是宗室亲贵也有许多人反对。朕反复地想过了与其朕自己作难也绝不留给后人。朕自己不愿作圣祖之后的庸主也希望你们都不要做庸臣。”
允祥反复想了很久才说:“是啊是啊。我们兄弟一共有二十四人除了三个早夭之外现在还有二十人呢。但愿大家都能明白皇上的这番苦心连八哥他们也不要掣肘。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平心而论他们也都不是无能之辈嘛!”
李卫聪明他马上连想到十三爷这是要借机劝谏皇上。他想十三爷真称得起是个角色这火候把握得多好啊!
雍正当然知道允祥的心意因为他今天已经又见过乔引娣了。早上雍正翻看着刚呈进来的折子说的全是些让人心烦的事什么山东盗贼抢了漕粮什么允礻我病了要请旨回京调养还有阿尔松阿玩忽职守以致引起兵士哗变……他越看越烦也就越觉得自己脖子下边不舒服。他带着一肚子的气走出了澹宁居却又不知去哪里好。太监高无庸当然知道皇上的心思建议说主子何不去看看乔姑娘?于是雍正便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了乔引娣居住的风华楼。路上雍正问高无庸:“朕听说她还穿着原来的衣服怎么说也不肯换是吗?”
高无庸小心地回答说:“是的。她说这身衣服是十四爷赏给她的所以她不愿意换。”
“吃饭呢?”
“吃不过吃得少些。”
“朕赐她的点心呢?”
“也吃。她还说她想见见主子。”
风华楼就要到了雍正不再说话径直走了上去。乔引娣住在风华楼的“听传房”这是专供太监们听候传唤的地方。因为房子宽大住的人比较多还分着前院和后院。乔引娣住在后院她要想走出去是必须经过太监们的住处的也就便于监管她。雍正皇上来的时候一眼就看见她正在埋头写字。几个宫女没料到会在这里见到皇上都吓得不知所措纷纷跪倒叩头乔引娣却连头都没有抬。雍正默默地在她身后站了很长时间心中暗暗地念叨着:太像了太像她了。那一头浓密得乌鸦一样的黑放着光泽侧着的身子更显出纤弱的腰肢还有那微斜在桌子上的肩头带着娇憨而又红晕的腮甚至她身上传出的阵阵幽香也都像是那个为自己上了火刑架的小福。此刻雍正的眼前彷佛又重现了那个可怕的场面:小福被绑在柴山上殷红的火苗舔噬着她的全身也舔噬着她那清秀的脸庞和飘散的黑。她痛苦地扭动着身子却至死都没有叫出一声……雍正喃喃地说:“难道佛家所说的轮回转世果然是真的吗?”
乔引娣正沉浸在写字中皇上的话惊醒了她她猛地回头惊愕地问:“怎么是你你要干什么?”
雍正摆手制止了高无庸的喝斥平和地说:“朕来看看你你的字写得很不错嘛。只是你写的李贺这诗句却显得太凄凉了。”
乔引娣倔强地说:“皇上你把我生生地与十四爷拆开难道我还能写出让人高兴的诗来吗?”
雍正一笑说:“你说得不对。朕是在问你也是在劝你嘛。你还在想念老十四吗?”
“我是他的人为什么不能想他?”
“不你是朝廷的人是朝廷分到允禵手下的人如此而已!”
“你说得不错可我还是他的人!他在我心里我也在他的心里。如果不是怕拖累十四爷我早就绝食自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