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五章 屈原(圆)遭贬(扁) (第2/3页)
了。
远远的送走了这位嗜血如命的皇帝,屈原打马扬鞭,发挥自己来的地方。
在那里等着他呢,是和他臭味相投到李白,还有苏轼辛弃疾等一众人等。他们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苏轼接受了好友沈括的邀请,成为了后勤保障部队的一份子。
于是,他就借着寻找帮手的名义,招来了这么一群狐朋狗友,准备在行进的路上,顺便一同游山玩水,吟诗作赋。
对他们而言,战争是属于那些士兵的,至于他们就去闻一闻,职责便是为了帝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制造出一片又一片的宏伟巨作。
但是一路之上,各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把苏轼和他的朋友们给忙坏了。他们当中几乎没有人,像他们想象中的那样,还有闲情逸致在半路上吟诗作赋。
知道这几天,参与这场战争的大部分部队,都已经到达了指定位置,他们的工作才慢慢的变少,也才有了喘息的机会。
如果他们最终没有得到游山玩水的机会,因为这帮文人墨客们,最忌惮的人,出现在了这片战场上。
自古文人相轻,而文武终归殊途,自从科举制度确立之后,文臣对于武将的压制,就一直延续到封建王朝的结束。
而现在帝国刚刚建立不久,各处权利尚且没有划分清楚,文臣们认为自己得到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准备寻找机会,将这个帝国彻底的确立为文臣专权的帝国。让它再一次成为,北宋名相文彦博描述的,为与士大夫共治的对象。
基于这种目的,任何一名文臣,都不想看到主管军事的皇帝,得到太大的实际权利。帝国所实行的特殊的四帝共治政策,也为他们钻空子的行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温床。
于是。胆大包天的几个文人墨客,谋划了这一次拦截行动。他们希望,这场战争的轨迹,按照文臣组成的内阁的想法来演绎,而不是一个成天就知道打打杀杀的武夫。
于是,他们推举屈原来执行这一个计划,幸运的是,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屈原,不辱使命,至少。他现在不需要用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来捍卫这个其实跟她关系并不算密切的文臣组织的利益。
‘我回来啦!‘从马背上跳下来的屈原,享受着同伴们英雄一般的接待。众人嘻嘻哈哈的簇拥着他,走入已经安排好美酒和美食的大帐之中。
众人落座之后,周围的人开始向屈原询问起此行的结果来。听到那个嗜杀成性的皇帝,被屈原劝阻回去之后,众人无不兴高采烈,险些手舞足蹈,乃至弹冠相庆。
这次战争的胜利。毫无疑问地将会属于帝国。这是两个时代生产力差距巨大的政权之间的较量。胜负关系是难以被逆转的。文官集团每所希望看到的,只不过是某些皇帝,不能通过这场战争的胜利,给自己的威望添砖加瓦。
既然好消息传来。那么筵席之间的欢乐气氛,就在瞬间达到了**。有的人就拿出来最近几天,在锦绣国听闻的关于屈原的趣事。
按照锦绣国的传统,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又一次被风风火火的搞了起来。去年的端午节。屈原就闹了不少笑话,而这一次,伴随着股市大跌。有网友更是拿他出气,说什么为了纪念屈原跳水,相应的股市也跟着跳水了。
这话一经传播开来,在场的所有人都捧腹大笑起来。就连当事者屈原,也不得不佩服这些网友的联想能力。联想集团没有聘请他们,真是浪费人才了。
但是,这欢乐的气氛没有延续多久,就被紧急赶来的另一位大诗人高适打破了。
高适,曾经在名将哥舒翰幕府之中担任掌书记,在潼关之前,也曾面对过安史之乱时汹涌而来的叛军。随后跟随唐玄宗李隆基逃到成都,然后平步青云,曾经担任淮南节度使,讨平叛乱的永王李璘。随后,也参与了对安史叛军的讨伐。
有鉴于他上辈子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建树,所以一次次的军事行动当中,他也被安排了一份类似参谋的工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