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一章 泛古代经济共同体-4 (第2/3页)
对于很多大趋势、大形势,他们就只能通过电视节目和纪录片等方式得知一二。
这部片子也是当年他们都看过的。名字叫做《大国重器》。
司马懿几乎是在下意识之间就猜出了舒婷贝为什么回想起看这部片子,于是偷眼瞥了一眼那张单子上的内容,果然不出所料的印证了自己的猜想。
这些装备,对于任何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国家来说都是在战略层次上很重要的技术精华。而大约过这个穿越时空的大国,显然也应该掌握这些技术,否则的话,将来的发展可能极其的不利。
不用说,舒婷贝现在正在做的事情,就是逐一挑选最适合优先发展的技术。但问题在于,短短一年的学习实践,对于任何重生者来说都没能掌握足够的技术技巧,即便是上辈子身为发明家的爱迪生等人,也不可能不用磨合而直接掌握现代的技术。
更不用说现在的很多大项目,无论是具象建筑工程还是细微到生物工程,更多的时候是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的。科学,已将不是他孩提时代那样,掌握在为数不多的尖端人物手中,也不再因为某个人的灵光一闪而获得突飞猛进。
对于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军队和国际竞争力,别说十一世纪的冷兵器和脆弱的国家经济,就是十七世纪、十八世纪呃也很难对抗。也就是说,即便重生者们按照自己上辈子的记忆,将大越国武装到十九世纪的水平,也不可能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坚船利炮”。那个时候,晚清的悲剧就将在大越国上演。
司马懿对于舒婷贝等人着眼于二十一世纪科技,并准备直接以此为基础,打造一个强盛帝国的想法感到非常赞同。
“你有事儿?”
舒婷贝的声音幽幽的传进司马懿的耳朵里。
“对。”
“说。”
“军师说,可能需要从三国时代运粮过来。”
舒婷贝立即跳了起来,破口大骂道:“我正准备招募流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