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七七章 洛阳城里熊出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七七章 洛阳城里熊出没 (第2/3页)

的设计者王祯被带到了三国时期,赵祯也找到了他的首批出口拳头产品,虽然宋朝制作的纸张,比起同期的倭国都不如,但对于王祯的转轮排字架来说,已经基本够用了。

    在宋朝忙碌的建筑工匠们已经教会了一群徒弟。于是刘宏和他的大臣们,就不会看到一群身穿奇装异服的工匠在建筑小熊城了。劳务输出于是成为宋朝捞取外汇的另一个手段。

    诸葛亮知道,现在的赵祯一定乐坏了,但是第一版的小熊快报,很快就要上市了,他现在倒是没有时间偷着乐了。

    没有彩色套印技术的支持,三国时期的首都市民,就只能看到黑白印刷品了。但是他们对于轻薄的纸张,还是表现出了狂热的追捧。

    与此同时,舒婷被使用皇帝赏赐的钱物,在洛阳城里盖起了一栋酒楼。名字也很简单,就叫小熊酒店。

    听说能在酒店里吃到把自己毒倒的土豆,蔡邕准备带着两个女儿,去看看土豆的烹饪方法,一来给孩子们开开眼界,二来省得以后再出现中毒的情况。

    刚刚走到酒店门口的蔡邕,不想遇到了老朋友卢植。这个卢植,当然不是在名人大学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卢植,而是本地土特产。两人的关系一向很好,于是就携手走进了酒店。

    “你瞧这墙壁,听说是用水泥做出来的。”卢植走到门口的时候,拍着一旁的墙壁说,“我反正是想不明白,水和泥是怎么弄出这玩意儿的?”

    蔡邕和卢植关系紧密,当然想到了卢植心中所想。

    “加固城池最为有用。”

    卢植抚掌大笑:“知我者蔡公也。”

    在明代之前,城墙基本采用夯土结构,而水泥被广泛的用在建筑领域的时候,**也已经在军事领域崭露头角,城墙随之而退出历史舞台,所以真正的历史上,并没有几座城池能够享受到水泥的加固。

    如今的卢植,却是要开创历史的先河了。

    走进酒店之后,蔡邕和卢植看到了摆在桌面上印刷精美的菜单,登时就惊诧不已。这是从商朝大酒店直接打劫来的,舒婷贝的脸皮厚度,绝对不是伊尹能够招架得住的。于是,很多三国时代做不出来的菜品,也出现在了菜单上。出了几次小小的尴尬之后,舒婷贝索性把伊尹和他的厨子们都抓了过来,各种不需要电动的厨房用品也被很快带了过来。

    当蔡邕紧张的用手指在精美的菜单上戳了两下之后,店小二哈着腰带着精美的菜单跑到了厨房。卢植的手还没摸过那张菜单,他对蔡邕的这种行为感到非常窝火,你好歹让我摸一样下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