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章 首长曰:某不是来称臣的 (第2/3页)
弄?要不现写一个?盖上章不就得了。”
听完这话,赵抃觉得这帮人的来历有问题。既然是国家使节,竟然连国书都没有,想让人不怀疑他是假冒的都不现实了。
而且赵抃也注意到,那个女随行人员说话的时候语气很平常。似乎“假造国书”这种事儿他们以前没少干过,那么说来,要么这帮人是惯犯。毕竟在他的世界观当中,国书这东西都是事先写好的,哪有到了都城门口才想起来现去写的。
诸葛亮也很理解赵抃的想法。由于上辈子的记忆还在脑子里,所以他对古代人的世界观没有多少兼容性障碍。于是他转过身去,对零号首长一行人说道:“怎么不提前做一份?”
零号首长苦着脸,回答说:“你不说这是偷渡吗?哪里有偷渡还要带着国书的道理?”
诸葛亮直接被噎了个半死,只好面带尴尬的对赵抃说道:“我国元首的意思是说,两国还没有正式确立盟友关系,所以也就没准备国书。没想到贵国是这么的热情,倒是让我们失策了。”
赵抃心中的狐疑依旧没有被彻底打消。在他的世界观里,国书就是表示友好的信物。即便从来不曾交往过的两国,在看到国书之后,才会体会到对方的善意。而且,国王可不会轻易出使。史料上只有被敌国“”对方首都“做客”的先例,可没有国王会参加首次出使的记录。
看到赵抃的反应之后,零号首长索性推开诸葛亮,笑着对赵抃说:“某早就听说大宋物华天宝,文化昌盛。便早就想来见识一下,又担心大宋不愿意接纳,所以直接驱车来到国都之下,以示交往之诚意。不料却引起了不少误会。”
他指了指身后不断聚集过来的军队,然后继续说:“所以,还请多多海涵一二。这样吧,某就赠送都城外领土一块,用来专门营造大宋常驻我国的使馆,你看怎么样?”
在如今的国际惯例之中,允许建设在本国境内的大使馆一般被视为外国领土。各种主权虽然不见得全都被尊重,但随随便便冲进去肯定是不行的。建立大使级别的外交关系,也是象征着两国的友好。怎么看,这都是友善的信号。
但是赵抃还是不太愿意相信。他还在怀疑对面这个人的身份真实性。
虽然“国家寸土,不可让与外人”的还得几十年之后由王岩叟说出来,但领土概念已经是深入人心。随随便便的割土可不是友谊的象征,而是耻辱的标志。会被人用冒顿单于的例子,好好教育一顿的。难道这个国家的元首,就这么随便的给别人赠送领土?
零号首长看到赵抃迟迟不肯搭话,不由得把目光转向诸葛亮。好像是在说,你应该给我提前弄一本穿越指南的。
诸葛亮一脸无辜像,像这样的指南,不是一般应该让秘书去弄的吗?
跟随赵抃一起出来迎接的刘敞,也算是宋代中前期比较有名的饱学鸿儒。他和孙复的几本著作,被后世的史学家们认为是宋朝“疑经”的开端。拿着各种儒学典籍,改掉汉儒的注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