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零号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三,《零号片》 (第3/3页)

没有,这个地方没有任何值得地质勘探的特征。

    日本人的极度重视,和我们自己队伍的毫无现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当时七二三负责人直觉到了事情的特殊性,于是,怀着对日本勘探数据的信任,以及石油存储地层深度的依据,中央作了一个决定,就是动用了苏联进口的“地震勘探设备”对这一块区域进行地震勘探。

    这是一种当时比较先进的技术,这里抄一段说明,来解释这种设备的工作原理:

    在地表以人工方法激地震波,在向地下传播时,遇有介质性质不同的岩层分界面,地震波将生反射与折射,在地表或井中用检波器接收这种地震波。收到的地震波信号与震源特性、检波点的位置、地震波经过的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结构有关。通过对地震波记录进行处理和解释,可以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地震勘探在分层的详细程度和勘查的精度上,都优于其他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地震勘探的深度一般从数十米到数十千米。

    中国从1951年开始进口这种设备,现在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际操作经验,这种设备一般用于深矿床的勘探,勘探反馈的数据的是三维的,十分牛逼,当然这些数据对于普通人的来说,依旧只是一大堆极其混乱的曲线。

    之后,通过“地质数据成像”演算,可以把这些曲线还原成大概可读的黑白胶片。现在我们的勘探已经有相关软件,可以实时生成,当时则需要人用手摇计算机来算。当然,这些都是科学家做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基础技术兵来说,无疑是听天书,我们只能看懂地质成像之后的那种黑白胶片。

    那次地震勘探进行了大概有五个月时间,收集的数据汇拢之后,的确有了现,但是那个现,却让人瞠目结舌。

    勘探显示,在这块区域地下一千二百米处,出现了地震波的异常反射。在胶片上表示的是,一块非常突出的不规则形白色影子,好像一个十字架,精度精确的吓人,大概是四十九米长,三十四米宽,好像是嵌入在地下一千二百米处岩壳里的一块金属块。

    看到这个镜头的时候,我们都议论纷纷,感觉很不可思议,然而等到影片里的技术人员那个十字小点放大,一下子四周又全部静了下来。

    原来那个十字形的白色影子,放大二百倍之后,明显现出了几何的外形,所有人都一眼认了出来――那竟然是一架飞机!

    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明白过来,这种情况也就是说,在日本人当年勘探的地方,我们现在地下一千二百米处的地质岩壳里,竟然镶嵌着一架轰炸机!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