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一章 三方会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七十一章 三方会谈 (第3/3页)

迫使巴蜀人与楚系外戚彻底决裂。这一手太狠了。打得人

    宝鼎把院藏四人介绍给了三贲,又给巴蜀人介绍了自己的师傅冯劫,还有蒙恬,然后正准备请王贲到堂上去。却听到王贲问了一句。“公主呢?”

    宝鼎心脏猛跳,暗自诅咒王离。这子太不仗义了,到处出卖我。以后绝不相信他。宝鼎无奈。只好把藏在虎翼卫后面的赵仪拉了出来。赵仪的公主身份暴露了,礼仪上自然要注意,要有公主的矜持不能表现出过度的谦卑,好在王贲中规中矩。恭敬见礼,没有给赵仪难堪。

    冯劫倒是没想到这位公主如此漂亮,见礼之后正想说几句场面话,谁知赵仪竟然再度行礼,而且是执弟子之礼。冯劫略感错愣,旋即想到这位公主已经成了公子宝鼎的女人,以这种身份行弟子之礼也属正常。只是场合不对。

    在这种场合下,她与宝鼎一样向冯劫执弟子之礼,等同于告诉这里所有人,她是宝鼎的女人。有必要在这种场合公开这种关系?冯劫一边乐呵呵还礼,一边迅扫了一下周围人的脸色,果然现王贲、蒙恬神色凝重,而宝鼎一脸惊讶。不过巴蜀人倒是神色如常。难道他们已经知道了?比我这个师傅还早知道?

    宝鼎真是欲哭无泪,一双眼睛恶狠狠地瞪着王离,恨不得一脚踹死他。这事闹得?怎么会变成这样?还有赵仪,她到底想干什么?真的想一直留在我身边?妖孽啊,红颜祸水,要出事的,比如今晚,假如公子厉不是贪图赵仪的美色,何至于闹到流血死人的地步?最多两位公子打一架而已。

    这是蒙恬第三次见到赵仪。这次他恭恭敬敬地行礼了。

    宝鼎和赵仪先行,王贲和冯劫拖后半步,其他人跟在后面,先后进入大堂。

    赵仪知道接下来这帮人要商识大事,随即找个借口退下了。王离向琴玥使了个,眼色,两人也退下了。唐老爹就站在大堂外面,他根本就没有再进来。

    冯劫、蒙恬、院藏、琴佳、宝鼎围坐案几四周,个个神情肃穆,等待王贲说话。

    王贲似乎在想什么,沉吟良久,忽然问宝鼎:“还要一万金?。

    宝鼎急忙摇手。“那只是借口而已

    “目的呢?”王贲追问。宝鼎笑着指指众人,“把大家请到一起。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谈什么?”王贲的口气略显严厉。

    宝鼎望向院藏,“表兄,事以至此,就不要藏着掖着了

    院藏苦笑。真的是苦笑,对此趟晋阳之行懊悔不迭,但事以至此,只有咬牙向前冲了。富贵险中求,或许巴蜀人就能籍此次机遇风云化龙。

    “我有证据证明魏缚和一帮人贩卖私盐魂藏不再隐瞒,把所知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冯劫和蒙恬又惊又喜,他们万万没想到宝鼎刚刚到了晋阳,竟然就掀起了一场大风暴,而且还是稳操胜券的大风暴。大王英明,慧眼识人啦。如果没有他的坚持,哪有现在的大好形势。

    王贲面无表情,静静地听着,直到院藏说完,这才问了一句,“什么条件?。

    证据是有了,但需要巴蜀人的全力酷合。没有他们的配合,这些证据根本不足以成为证据。

    王贲问得直接,院藏也答得干脆。“咸阳曾有传闻,说大王自吕不韦罢相后,有意改相国为左右承相,以分相国之权。今相国昌平君独揽大权。大王处处受制,虽有亲政之名,却无亲政之实,倘若改相国为左右承相,则必有助于大王夺回权柄。”

    这话说得有些惊心动魄,说白了就是巴蜀人摆明了姿态,愿意为大王冲锋陷阵,但前提是,左右承相要拿一个出来给巴蜀人。

    王贲转目望向冯劫。冯劫和蒙恬交换了一下眼色,两人均是喜不自胜。这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假如巴蜀人愿意倒向大王,给楚系外戚倒戈一击,这就是天大的功劳。大王自然厚加赏赐,一个承相公算得了什么?

    冯劫做了非常肯定的答复。然后他问王贲,“老将军的意见呢?。

    这话有两层意思,一是问老秦人的条件。二是问老将军对河北战局有什么看法。此刻老将军的态度至关重要,假如老将军认为河北战局有惊无险,赢定了,那此次战果非常有限,三方就要抱着长期合作的想法拟定策略,反之,则乘势攻击,以凌厉手段最大程度地扩大战果。

    王贲的目光转向了宝鼎。预测河北大战必败无疑的就是宝鼎,而从宜安前线传回来的消息也证明了他的判断有一定道理。老将军从大局出。坚决要求把北疆军尽快投入到河北战场,以弥补本方在排兵布阵上的不足。继而确保河北大战的胜利。但时间不等人,战场形势更是瞬息万变,目前上将军桓酶已经决定分兵攻打肥下,而北疆军主力至今还在太原,一旦战局不利于本方,北疆军再匆忙赶赴战场就来不及了。

    “北疆军主力必须尽快赶赴河北王贲说道,“我们本是后备军,但后备军距离战场要近,否则如何及时支援?请大王即刻下令。万万延误不得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