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2章 千里赴戎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122章 千里赴戎机 (第3/3页)

妇人。

    楚风自然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关于自己的花边新闻,中军大帐,前后左右点上了八盏鲸油灯。黑夜里照得尤如白昼。

    琉球武器装备全是标准制式化。自己使用、出口占城、卖到行朝的都是这样,所以仓库中存货颇多。搬了五千套到漳州装备友军。

    泉州、漳州都在福建沿海,泉州海船可以直接开到城下。漳州则由海入漳江走上很小一段就到,然后由漳州到龙岩、莲城、汀州直抵赣南这一路,都是在丘陵、山地行军,完全靠人的两只脚板。

    调侯德富偕兵科驻节漳州,负责联系自己带的陆师、指挥水师。眼下,行朝水师在漳州东北方向地泉州海面,堵住了蒙元水师从杭州南下的海路,琉球本土是比较安全的,仅有的两条炮船,太平岛号在琉球和澎湖间巡航,钓鱼岛号调到漳州海面以备万一。

    龙岩、莲城、汀州,大军每到一个城市就留下一个班的汉军加两百名畲汉义军,一为保守入海地退路,二则负责组织民夫,转运粮草军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携带粮食最为不便,特别是还要翻山越岭。在统帅部会议上,楚风的解决方案是“就地筹粮”。

    然后陆猛就差点吓死了:“总督大人,这是在故国境内,全是咱同胞老百姓呐!”

    楚风没好气的说:“你想哪儿去了?就地筹粮,是叫你买,又不是去抢!”

    反正琉球有的是黄金白银,这些亮闪闪的东西拿出来,一小块就能换几大车粮食,那么何必自己辛苦搬运粮食呢?带钱就行了嘛。就算买得贵,也比千里运粮被民夫吃掉一大半划算。

    结果也是很喜人地,比市场价高两倍的银子撒下去,沿途富户真的是“嬴粮景从、箪食壶浆”来了,猪啊羊啊送到哪里去呀,送给那亲人琉球汉军呐……

    宋朝商品经济达,总的来说富户比前面后面的朝代都多,他们囤积的粮食实在不少,只是供应这六千人大军,仍然显得不足。不怕,银子不仅能买粮食,还能换来劳动力,楚风花钱雇民夫,从漳州、龙岩、莲城、汀州一路接力转运,只要肯花钱,愿意来运粮食的老百姓,能肩并肩从赣南一直排到福建海边去。

    就这么好的条件,每天行军度六十里走上大半个月也到了极限,楚风不由得挠头想:那支从江西走到延安,平均每天行军七十一华里,是怎么做到得呢?要知道,他们走过地有雪山和沼泽地,他们更不可能有汉军这样充足地粮食供应,而他们行军的时间,是整整一年!

    楚风摇摇头,算起时间:二十号从泉州出,二十五号到漳州,漳州到汀州直线距离两百多公里,若是后世坐飞机,要不了半个小时,就是在海上乘剪式船,也能朝夕至,但在陆地上地山地、丘陵,实际路程是直线距离的两倍,足足近千华里,每天六十里,走了十五天才刚刚过汀州,进入了赣南境内。

    唉,行朝中对自己也防着一手,请陈宜中写信劝文天祥收缩兵力,陈相爷不仅不写,还一再告诫自己是客军,和陈淑桢都要服从文丞相调遣……晕啊,他想到哪儿去了?只好自己写了信,买通了驿兵,五百里飞报传过去。

    现在已是八月十号,文天祥,只求你千万听我一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