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章,北洋军的底气 (第2/3页)
,位于山海关内外第一线的张勋军,拥有了三万两千余人。
袁世凯非常重视的大将段祺瑞,则带领部队,守备在秦皇岛,昌黎,抚宁,卢龙,迁安一带,作为张勋的后援,随时随地可以投入战斗,他拥有直属部队步兵协三个,炮兵协一个,骑兵标两个,工兵标一个,运输卫生等部队,实力比张勋还要强大,总兵力在四万以上。
袁世凯的意图是,在山海关沿长城一线和中国新军对抗。依托有利的山脉地形,大量地消耗中国新军的力量,如果能够阻止中国新军的进展,则纯属偶然的胜利,他袁世凯将有更多翻云覆雨的资本。一旦失败,则节节撤离,总之,要抵抗的话,这一带是最佳场所。
在遵化,玉田一带,袁军调遣了王士珍为主将,带领所部,担任守备,有兵力三万余。
在唐山,唐海,宁河一线,布置了冯国璋军,兵力三万余。作为左右两翼的总预备队,随时调遣。左右逢源。
袁世凯在天津城内外,则布防了其余几位二流将军,由自己亲自带领,防御地区,往东直到渤海。主要的方向是海口,以对抗中国新军舰队的偷袭和登陆。总兵力为五万人。拥有新近购置的三十余门海防炮。骑兵等。
这样的布置,想要取得完全胜利,绝对不可能,就是能够支持一年半载,袁世凯也清楚,不行的干活儿,他怎么都难以想象,自己的北洋新军能够比日本军队更强大,想想看,上百万的日军,上百万的沙俄军,都遭到了覆没的命运,自己就是再精于谋略,读破十万本兵书,又有什么用处?
所以,袁世凯一面极力地向清庭鼓吹中国新军的强大和凶猛,以争取更多的国防预算,另一方面,还向国际上敌视中国新军的势力伸出了橄榄枝儿。这一计划,早就开始付诸实施,并且,有了相当的收获。
九月一日的下午,袁世凯还在他的天津城总督府里绞尽脑汁地思想着,盘算着,谋划着对付中国新军的凶猛攻势,和清廷,国人,国际等几方面的压力。
“大帅,吃饭了!”侍卫劝说。
“不忙!”袁世凯抹着油亮的前额。
“大帅,喝茶了!”亲信们含着眼泪劝告。
“不,别耽误我大事儿!”
为了拿出完美无缺的方案,老袁辛辛苦苦,不吃不喝接近五个小时。让所有的亲信都感激不已。最后,又搬出了他的姨太太们。
花枝招展的后几位姨太太们。还焕发着青春活力,一个个莺歌燕舞,温柔体贴,顿时让袁世凯的心情好了许多。“好,吃饭,吃饭,喝茶,喝茶,然后呢,嘿嘿嘿。。。。。。”
让他高兴的,不仅仅是自己这一生已经荣华富贵,享尽了丰艳美色,更在于刚才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英国公使打来的,因为满洲形势的发展,中国新军和满清政府的战争,一触即发,英国决定,公开站到清廷一方,深处援助之手,随便袁世凯提出要求,都能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