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十六章,十万日军齐卸甲(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五十六章,十万日军齐卸甲(一) (第2/3页)

海器材上有了充足的条件,则轻易东渡。逼上日本领土,奖罚不在话下。日本将面临着中国新军的直接威胁。区区狭窄的对马海峡将不安是中国大军的障碍!

    在战后,人们进行了许多的反思,其实,论起实力来,日本的坦克,飞机,大炮,并不比中国人少,尤其是飞机,在日本军队的好几处驻扎地里,都现了日本飞机机场,至少有四十余架战机,温文尔雅地停泊在机场里,沐浴着朝鲜半岛上比较温和的阳光,等待着被中国人缴获的命运,因为,这里的日本军队溃退了。

    日本飞行员为什么不驾驶着飞机逃跑呢?不知道,反正,当他们听说了在他们的东面三十里附近,已经有了中**队以后,人心大乱。

    任何一国的军队战斗力,都是其体制的严酷性长期训练的结晶,并非日本人好战且能力级,在日本的战国时代,以少胜多,打仗非常离奇的事情也很多,足以证明所谓的日军顽强之说,并非根深蒂固。象中国人在清末的软弱和在新中国之初的强悍之强烈反差,就是明证。

    日军靠的是武士道和神道教的信仰,以死为荣,而且,需要对方是弱旅才行得通,否则,就成了傻瓜,幸好,大多数日本军队不是傻瓜,在指挥系统失灵,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的情况下,又恢复了常人的理智。

    从那一天早晨,中国空军侦察兵数十架战机现,在庞大的区域内的所有日军,都采取了溃退的趋势,当中国飞机降低了高度观察的时候,很少遭到日军的反击,大股大股的黄土色的日本士兵潮流,在朝鲜南部平原上,川流不息地蠕动着。

    就在这一天,早上,已经将机场移动到清川城的中国第二集团军的全部空军部队,做出了一项惊人的决定,当然,在现代的眼光看来,是正确的,绝对的选择,但是,在当时,在战斗的研究者们看来,却费尽了思索。

    栗云龙询问了前线的情况,没有直接干预,而是对整体的思路做了提醒,并且极大地赞赏勉励了几位指挥官。军长段大鹏和徐竹的电话会议商量了结果,所以,一到早,利用一个小时就转场到位的中国空军简单扼要地进行了加油和检验维修,就携带武器弹药,统统地出了。

    这是关键时刻,中国空军就得做出关键的举措。

    加上原清川城内的飞机残余,中国空军二百余架战机,不论侦察,轰炸,战斗机型号,统统地出动,分成数组,向东面和南面的天空压过去。

    失控的过于突出的中国坦克部队,如果遭遇日本坦克部队和炮兵部队的围攻,则将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境地,所以,空军的任何是,支援坦克部队,配合默契,声援装甲部队,轰击和恐吓,甚至直接消灭日军的重装部队,如坦克,如炮兵,如飞机等。

    从少数被俘的日本官兵的嘴里,中国第二集团军已经大致揣测出来对面的敌人兵力,第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