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章,绵里藏针总战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六章,绵里藏针总战略 (第3/3页)

的战场。所以,对那里的经营,研究,地理的,气候的,人文的,应该全面而仔细地进行。

    如果日军在辽东半岛一带登陆决战,则中国新军将诱敌深入。在陆上决战。

    放任海空军,就是不管日本的海军舰队和空军部队怎样挑衅袭击,中国新军的舰队都不出战,绝对不进行冒险的主力决战,还有空军,日本人的空军暂时突飞猛进,有了优势,中国新军的空军就老老实实地呆在海军基地里,或者分配到陆军部队中。

    海军舰队就一个宝贝疙瘩,令白强带领部队,以空军为掩护,在海参崴牢牢地坚守,不可浪战和莽撞出击。只要能够坚守住那一带,不被日本的海军特混舰队吃掉就已经不错了。当然,这一个海军虽然被迅强大起来的日本舰队比下去了。仍然不是毫无作为,他们要等待着潜艇的建造,然后,也可以派遣适当的兵力去偷袭日本本土,牵制敌人的力量,还有,等到陆军的决战告一段落,则调集到对马海峡,保护陆军主力渡过海峡,直攻日本。

    另一方面,中国新军在放任日本海空军猖獗的同时,加紧展自己的实力,在海军舰艇的建造和空军飞机的研制技术上,都寻求突破,在短期内,要研制出有特殊优点,能够针对敌人作战的飞机。还有,加紧飞行员的训练,航空兵的战绩在很大程度上是飞行员的单人空中芭蕾。

    高级军官们仔细地研究了日本飞机的特点,这里,既有东京湾非常活跃的佐藤的功劳,将许多飞机的技术参数都通过那名三井家白嫩嫩傻呼呼的小妞妞在难得的机遇里搞到了,还有上海一带特工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实地考察观测到的情况。

    日本的飞机,严格地说是英国的飞机,在性能质量上和中国新军的飞机差不多,但是,已经区分为战斗机和轰炸机,侦察机的类型,是非常高明的。特别是其战斗飞机上安装了马克沁机枪,最令人感到头痛。这样,世界的战争史就从海地直接扩大到了空中,如果说中国新军此前的滑翔伞空中袭击已经很严厉的话,日本空军的机枪威力,绝对一流。

    在日本空军的机枪面前,中**队的航空滑翔伞部队,已经没有了生存的可能和实战意义。

    所以,中**队必须想办法来对付之,这是细节问题,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栗云龙强调道:“大家都来关注战斗飞机的事情,怎样使我军的飞机迅加装机枪火力,并且过日军,才是正道。”

    东京燕子提供的信息表明,英国战斗飞机的设计并不是特别高明,因为飞机头上有巨大的螺旋桨,所以,英国人在上面包了钢板,机枪的位置也是设置在前面,当飞行员需要作战打击目标时,就一手驾驶飞机,一手拉动机枪射击。机枪子弹则通过螺旋桨叶的间歇,依靠那些钢板的滑弹力量,使子弹射出去。这样做的话,自然,子弹的度和威力都减少了很多,还有,飞机的驾驶上,也存在危险。

    分析到这里,用电话参与会议的张若文空军司令员感到很兴奋:“日本人和英国人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吗。要不这样,在我军的飞机上加上一支步枪,其实,只要一颗子弹敌人就完了,要不,加冲锋枪。比马克沁轻巧了许多。”

    两名坦克老兵则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那就是现代的方式,两种,一是将枪布置在侧翼,避免螺旋桨的阻碍,二是将机枪子弹扩大,过12,6毫米的口径,就是机关炮了。威力大许多。再有,将飞机的保护做好。

    在总战略的最后一个原则上,是陆军决战。

    将部队主力向东调集,主力陆军迅进入朝鲜,牢牢地控制朝鲜政局,不使这里生任何意外,然后等待着日本军队的进攻。依照栗云龙等人的基本构思,日本人的海军再疯狂,也都是支离,是偏师,要彻底摊牌,和中国新军较劲儿,最后的办法还是陆军决战。

    在会议期间,各师团已经开始动员。丹东的龙飞师团,率先跨过鸭绿江大桥。滚滚铁流,汹涌澎湃。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