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百八十章,日军的袭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一百八十章,日军的袭击 (第2/3页)

既是名胜风景区,又有数百年的堡垒经营,一有风吹草动,朝鲜国王就往那里溜的。于是,伊藤也随之而来,到了江华岛。

    东乡舰队迅赶到了那里,保护着上百艘韩国船,坚守在仁川,虽然那里的气候很恶劣,风浪很大,但是,迫近汉城是最佳的海口。

    大山趁机又将一个旅团的部队,作为监视韩国皇帝一行的守卫,安全地撤出了汉城。

    一个旅团的部队,则在延误了三天以后,继续向南挺进,其他的各色部队,也跟随着向南。

    要不是天皇集团的阻挠,也许,大山元帅的三万日本残兵,早就顺利地来到了釜山一带,从对马海峡乘船回到了日本列岛喝水去了。

    清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子,几个老农正在地里锄草,一面说着笑话,说着东家长西家短的荤故事,议论着小牛犊子**驴,小孩子们在田间地头玩耍,炎热的天气,久旱的庄稼地,许多的玉米已经打起了卷儿,让韩国农夫不时地皱起眉头叹息。

    一阵阵清脆的马蹄声,在坚硬的道路上奏鸣,后面,扬起了冲天的灰尘。

    “什么呀?”封闭的田家非常好奇,一齐伸长了脖子往外面看。

    “呀!是大兵!过大兵了!”

    “可不是?”

    有人忧虑起来,急忙呼唤着自家的孩子,以免给不知身份的大兵践踏了,那些小孩子也很见机,急忙抱头鼠窜,疯狂地践踏着庄稼,不顾一切地向着田间大人的方位逃去。

    “是哪国的大兵?”一个老头子眯缝着眼睛问。

    “不知道!呵,这是哪国人?怎么这样的装束?”年轻人的眼力好,已经看出了门道。

    “是啊,这是哪国的大兵?”

    “不会是倭国的吧?”

    “哪里会!你看那旗帜,那衣裳!根本都不是!”

    “不会是咱大韩国的吧?”

    “怎么会?你看那衣裳!”

    灰不溜溜,花不鲁粗,非常难看的颜色,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只是那官兵骑在马上,耀武扬威,趾高气扬的劲头儿,和以往的日兵,韩兵相当。

    “呀,青龙旗!青龙旗!大清国的兵啊!”好不容易看见了队伍中的几面青龙旗,敏锐的韩国人立刻就猜测了出来。不过,令他们疑惑的是,大清上国的军队不是给倭国人打败了逃跑了吗?怎么又来了?哦,对了,去年他们又打回来,占了平壤呢。

    一群马队突然在田间地头停滞,上面跳下来了一些官兵,接着,就有人从身上扯出一大堆的纸片片观察着,然后,还有三四个人朝着他们走过来,吓得韩国老百姓战战兢兢,嘴巴直打哆嗦,怎么都合不上。想走,可是,双腿灌溉了铅似的,就是挪不出一步。

    完了,完了!几个韩国棒子心里暗暗叫苦。自古以来,兵匪一家,谁想招惹这些祸害?

    大兵走到了韩国人面前,吓得几个小孩子哇哇地哭了,此时,一个人突然走到前面,流利地用韩语告诉他们,不要害怕,这是大清朝,天朝上国的大兵,是中国新军,主要来打日本倭瓜的,跟韩国的棒子没有仇恨。

    “棒子?”韩国老百姓感到很新鲜。

    “哦,清韩一家。”那人苦笑,后来才知道,他叫金喜山,是韩国的战俘,半年的时间里,被侥幸地挑选培养成了中国新军的翻译。

    有了一个好翻译,兵民之间的对话还比较顺利,中国新军主要是询问日本和韩**的动向。问得很仔细,一面还从怀里掏出了一些糖果给小孩子们吃,韩国农民很快就胆大起来。

    “倭国人已经走了一天,有好大一队。昨天还有一队走进了城里,”

    “哪里?”

    “清州。”

    “你说详细点儿,说对了,我们的新军有很多奖赏,如果说错了,或者是故意欺骗,那么,你们的这个村子就完了!我们将严惩不怠,鸡犬不留!”

    这边正在说着,中国新军的军官拿起小本本记着,“哦,很好,很好。”

    这是中国第三军的先头骑兵连,沿着汉江的干流向西南方向穿插,再扑向锦江,沿着锦江的北岸向西切入,试图将日本军队的主力统统包围起来,不想,现日军的东撤部队的一部,,已经越过,“小倭瓜跑得太快了!”

    有些犹豫的中**官,一时还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三名士兵跳下来在五百米的位置休息,一面将马拴在一棵歪脖子树上,任其啃吃因为干旱而肮脏瘦弱的草藤,一个士兵抄着手在那儿放水,一个脑袋枕着双臂磕睡,一个百无聊赖的将冲锋枪摘掉,脱掉了左面的军靴,狠狠地咬着牙,随着手指在脚趾间的搓动而哼着:“真痒,真痒,痒得人钻心啊。”

    砰!一声枪响,骤然间在耳边擦过,一颗子弹,则几溜而一声,钻进了旁边的大树干上,半截儿钻进去,剩下的半截儿露出外面。

    三个中国兵大惊,急忙就地一滚,狼狈不堪地躲避进了树林和荆棘间,然后,大开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