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十六章,鸭绿江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二十六章,鸭绿江畔 (第1/3页)

    为了解决朝鲜半岛的问题,中国新军出动了两个军,外加一个军团部的实力,踪迹约十八万人,如果加上地方警备部队的话,就将过二十万,可以说,倾注了满洲地区中**队的绝大部分力量。

    第二军前出鸭绿江岸,做好了积极的渡江准备,一切器材,地点的选择,辅助人员的征集,都在有条不紊的过程中,在丹东至朝鲜新义州的江岸交接处,并没有后来的江桥,清廷长达数百年的闭关锁国不仅表现在对海外诸国的经贸合作往来上,也非常鲜明地板表现在对待有宗藩关系的临近国家和地区。

    空旷的鸭绿江,波涛滚滚而来,又滚滚而去,泛滥着一九零一年冬天清冷凛冽的气息,江岸左近空无一人,朝鲜境内的一方,仅有一条荒凉狭窄的官道曲折绵延于乱草败树中间,直到新义州的城防附近,才有零零星星的韩国骑兵在无精打彩地巡逻,城门洞开,有廖落的百姓出入,士兵不管不问,连最基本的警备措施都没有。

    数十年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越的江桥还无影无踪,不时有野猿轻啼,狐兔疾驰,天空鹰雁往复翔止,一片苍凉景象。

    新军没有选择在这里渡江,而是另辟蹊径,在较为宽阔的江岸地面做出准备,为了保证渡江的隐蔽性,渡船的制作桨手的训练都推后十数里之遥,部队的住宿和装备的携带都字若干树林间实现。

    孙武师团的骑兵秘密巡视在江岸上,用望远镜不时观测着对面,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写写画画,记录下所有的对方江岸的地形,状貌,树林,障碍物等等,详细到非常专业的地步。

    基本上,一个师团都选择两处到三处的地方进行准备,在战略上是武力的威慑,在战术上则是秘密组织,既然韩国已经拒绝中国新军关于两国间新关系的建议,那么,突破韩国的边境,进行远距离的攻势作战都是不可避免的,新军部队要求做最坏的打算。

    尽管对面的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