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章,黑河新战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四章,黑河新战略 (第2/3页)

军,作为谈判会议的武力砝码,震慑俄军,其余各师团则迅南撤,进入休整训练,将主要的精力逐渐往满洲的经济建设上来。

    栗云龙说:“今天的会议开到现在,一切都确定好了,可以说,这是一次根本转折的会议,是中国新军展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前,我们抛头颅萨热血,为的是排除国家民族的危机,拯救人民,之后我们的主要任务将是建设这个国家,建设好满洲地区。富裕和强大是相辅相成的,军事经济统一不可分割,只有将经济建设好了,我们的新军才能更加强大。”

    接着,他解释了,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要求各师团要时刻准备着参加经济建设,不要讨价还价。

    所有军队根据关注的目标和所在区域编制为新的单位,其中,北方黑龙江沿岸留守的三个师团为段大鹏部,张德成部,徐竹部,总称为中国边防军,升格为军级编制,其中,段大鹏为军长,张德成,徐竹等两人为副军长,各自兼任本部的师团长,他们的任务是,监视北面俄军的动向,加强训练,增强实力,务必在半年之内,将所部训练成精锐的老兵,在军事条例指挥,战术,单兵作战,各军种联合等方面做出探究和磨练。等候接收新的武器,在第二年春天,实现全面的装备升级。部队的驻扎地进行调整,段师团向东面移动,三师团的距离不过二百里,以做随时随地的策应。他们的一般不允许向俄军动进攻,在俄军进行挑衅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回击。总之,稳定边防是第一要务。没有实际的作战任务。

    这个变化的确定,和中国新军的整体战略变化有关系,此前,栗云龙等态度鲜明地要求,收复满洲的最终目标是,收回素有一切的中国失地,将中俄两国的疆域挥到《尼布楚条约》签定之前,也就是说,在一八五八年和一八六零年,一八**年,等等,通过《瑷辉条约》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俄国割占中国的东北所属领土,要全面的收回来,同时,还要将西北的问题彻底搞定。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必须收回。这是底线,但是,根据情况的变化,栗云龙以及各师团长们,逐渐修改了这个思路,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收回这些地方,并不是最佳的时机。

    中国新军的领导层,转换了思路,要实现中国的根本进步,成为世界最强国家,最为需要的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现代战争要的是经济实力,和冷兵器时代的野蛮精神,阴险狡诈的战术为主导的情况不同的是,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则军事基础就不会巩固,这是常识。坦克,大炮,先进的武器,甚至即将展开研究和制造的卡秋莎火箭炮,都是高物耗的东西,更不用说要说飞机的研制,战争是烧钱的经济游戏。不光是流血的体育竞赛。

    经过一年多的战争,虽然中国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但是,损失也极其巨大,从进入山海关的战斗开始,新军前后共损失兵员达十多万人,特别是在击败敌人五路大围攻的过程中,在和俄军伊春军团的战斗中,损失很大,牺牲者的抚恤,伤员的照料。都是严重的负担。有形的和无形的损失,过了新军能够负担的极限。

    在民众的物资损失方面,同样巨大,整个东北地区成为大战场,百姓们遭遇了俄军的烧杀掠夺,生活极其困难,许多村庄被毁灭,出现了许多流民,据初步统计,仅在辽宁一省,就有一百三十多万流民,吉林省也有八十多万人无家可归者,黑龙江被俄军占领的时间最长,祸害最烈,城镇的损坏最严重,先后有三百万百姓辗转流离,居无定所,这些人,失去了家园和土地,需要国家政权的紧急救援。

    自古以来,流民和疾病的传染相关,东北地区在八月份以来,就一直有传染病在流行,到了十月份还不停息,让主持各省临时政务的官员们十分头痛。根据王梁情报网的不完全统计,在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