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寒风吹过斯莫尔尼宫(一) (第2/3页)
新的武器,坦克什么的必须有,机枪也要大量装备,大炮更要加强。
沙皇有些不愉快,勃尔金的立论方式过于大开大合,转折得也太猛了,沙皇有种被愚弄的感觉。不过,这位将军在意识形态层面和现实选择层面上鲜明的分野,还是显示出他清醒的头脑。
正说着,外交大臣维特侯爵来了,还有两名文官,一听到沙皇谈论这个问题,维特就焦躁地插话:“沙皇陛下,我们应该参加对华谈判,这是个好机会,我们绝对不应该再错过这样的机会了!”他告诉沙皇,刚才住扎在天津的俄国武官已经转达了中国新军赵政委的严正声明,表示,此前的进军,是对俄国的惩罚,现在撤军,是给俄国一个机会,如果沙皇不能翻然悔悟,一个月以后,中国新军将席卷西伯利亚。他分析说,这绝对不是中**队的恐吓,中国新军绝对有这样的实力。
沙皇争论说,中**队可以被打败,维特则取出了萨松耶夫拍来的电报,给沙皇详细审核,萨松耶夫是一个优秀的武官,将中国新军方面公开的情况给沙皇都过来了。
从多个渠道收集来的信息几乎同时到达,让沙皇有些晕菜,年轻的沙皇沉思默想了一会儿,沮丧地说:“难道你们不知道中国人的条件吗?他们要我们割地赔款!知道吗?这在俄国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生过!”因为说得太激动,沙皇开始了猛烈地咳嗽。
“有的,陛下,我们要暂时让步,四十八年前我们在克里米亚就失败了,而且也做出了很多的牺牲,退出了摩尔达维亚公国,停止了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还有很多事情,我们的国际地位也一落千丈,可是,陛下,那样危急的情况我们都挺过来了,现在,又是一个关键的时刻,陛下,这也正是需要您英明果断地决定俄国命运的时候。”外交大臣维特引经据典,表示,俄国必须让步,否则,和中国新军继续对抗下去,就有亡国的危险。
这句话引起了好几个官员的讥讽,勃尔金将军道:“这是不是太夸张了?虽然我也赞成对满清帝国的妥协。”
不久,更多的大臣来到了书房,沙皇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带领人们去了宽敞的会议厅。在那里,十几名帝国大臣的重量级人物开始了又一次研讨针对中**事的政策。在分歧中,他们苦恼地纠缠着几个问题。
“中国朝廷的特使庆亲王倒没有什么可怕的,他是一个庸俗的权贵,一个老纨绔而已,虽然语言的天赋很高,对待满清帝国的利益也很忠诚,可是,有一个字就可以打倒。”维特显然是个中国通。
“哪一个字?可能吗?”陆军大臣问。
“钱,他非常喜欢钱币的积累,见钱眼开,贪婪得很,只要我们能够在他身上下些工夫,未来的谈判就不成问题。”
“其实,清廷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都是一群渣滓,混蛋,真正的东亚病夫,寄生虫,我们没有必要对他们屈服,给他们好处。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新军。这才是问题的焦点,”海军大臣一针见血。
不过海军大臣的见解也没有什么新意,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倒是接下来,被沙皇新近提拔也其中的勃尔金先生微笑道:“阿巴库莫夫上将的话很有趣,我非常赞成,因为您说明了一个关键问题,目前的中国,是分裂的,清廷在西安城,势力又恢复到了京津一带,但是,地方势力显然比中央的控制能力更强大,栗云龙的所谓中国新军,就是一支离心力量,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儿。”
沙皇大喜,但是极力地压抑了轻浮的情绪:“很好,哪儿我们怎样来利用这一点儿呢?”
“和栗云龙,赵阳刚等中国新军的代表直接谈判!”勃尔金中将是大臣中的新贵,自然急于表现:“我们可以先宣布,接受中国人的谈判邀请,然后,派出两路使者,一路去应付清廷的代表,一路直奔满洲的齐齐哈尔或者哈尔滨,或者奉天,去晋见栗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