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〇六章 山中偶遇 一杆老枪 (第2/3页)
谭,你会不会?”
“没做过,不过咱可以试试的,方法我倒是知道,不过得改良了,咱这里可没有荷叶呀!”谭越可不想连毛都裹在泥里烧,最起码看着就不卫生,所以,叫花鸡的做法是他改良过的,把山鸡洗剥干净之后,而包裹山鸡,也只好用四处采集来的芦苇叶了,芦苇叶也有一种独特的清香,希望能够抵消一些没有荷叶的遗憾吧?
用两根带着枝杈的树枝做烤架,用烤叉将包裹上黄泥的山鸡放在架上烤,用的就是灶头的火焰,现在可是在山林里呢,谭越是不会傻到用篝火烤。
用另一只烤叉时不时的翻腾一下,很快,外边的泥皮就烧干了,再过了一会儿,一股隐隐的肉香就通过蒸汽散布开来,还不错,最起码是肉香,闻起来还不错的样子,应该可以吃的吧?
另一只,一半拿来做了鸡汤,还架上了孩子们采来的蘑菇呢,另一半就分割开来,烤的焦黄焦黄的,先给几个小猴子解馋了。
“铮子哥,你烤的鸡肉可比我爸强多了!”几个小猴子还不忘向王铮献媚。
“那是当然,咱可是带足了调料的!”王铮被小猴子们赞的飘忽起来。
“你们好!”正热闹呢,他们正前进的方向,竟然传来了人声,突然而来的问候,却把众人吓了一跳,扭回头,就看到前边的山谷中,三个一身户外装扮人正看着这边,问候了一句,神色却迟疑起来,离得近了,谭越他们带的猎枪,落在了他们的眼里。
“你们好!是驴友吧?”谭越赶紧搭腔,要不然,指不定给猜测成什么人呢!
“啊,是的,你们……是来打猎的?”见谭越和气的搭腔,三个人才放松了一些,试探着问道。
“呵呵,是啊,从国外来了几个朋友,这不,想进山打头野猪呢!听说这边的野猪挺多的!你们是临海的?认识不认识田力?”这三个人的戒心并没有完全消解,从那个高个右手老不离腿侧的军刀就能看出来,也难怪,睡觉这边的组合色彩丰富呢?
“是的,我们是临海的,你也是?田力呀,我们当然认识了,以前老在一块玩儿,如今人家事情忙,这段时间倒是没在一起玩儿了!”谭越说出了田力,这个同双方都认识的名字,让那边消去了戒心,直到现在,三个人才敢往这边走了,其实,以他们现在的距离,谭越他们真要是有歹意,也躲不过去。
“来吧,你们也累了吧?不如聚一起歇一会儿?”谭越热情的邀请道。
“好啊,我们也带了吃的!”三个人都是那种老驴了,这从他们的装备就能看出来,而且体力很不错,就连其中的那位女驴,背包都用的五十升的!要知道谭越家里的背包,才是六十五升的呢!
“你们这是从哪儿穿越过来的?”放下戒心,双方的气氛就愉快多了,谭越一边帮他们解下背包,一边问道。
“九寨口!”其中一人答道。
“还真没注意,这里已经靠近九门口了?”九寨口是一个景点,不过却是辽省的,是古代的一道重要关隘,
据地方志记载,九门口早年修筑于北齐,扩建完备于明初,长城主线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有人在西城门额上题写“京东首关”。被人喻
为“天下第一口”。
九门口属燕山余脉,群峰簇聚,层峦叠嶂,山势较高,坡陡崖峭,青龙河从两山之间流过,旱季河道干涸,雨季山洪暴涨,众山之水,汇为一流,水势湍急,有如“万壑赴荆门”,石砂转流,势不可挡。明代洪武年间,徐达督军到山海关一带修筑长城,在这里为了做到既有高墙抵敌,又可放洪水通过,便在长城河谷处扩建了这九门口。
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路基与六座水门洞被洪水冲毁,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重修。当年修城者为了保护长城不被洪水冲毁,在桥墩四周及上下游地面上,铺砌了连片的巨型花岗岩条石,铺石面积七千多平方米,用条石一万两千多块。水门下用一片片条石铺出的河床,远远望去好像一片巨大的板石,所以九门口又称“一片石”。
“也不是很靠近,我们三个,可是已经钻进来两天多了呢,以我们的速度,我想这里距离就门口,最短也得有二十公里朝外吧!”已经互相介绍过了,中间高大的汉子叫许哲,三个人的队长,性格看起来就一副豪爽的模样,不过谭越倒是发现,这人可是精明的很,听了听的话,谭越已经知道,这三个人可不是自己那种为了游山玩水来钻山谷的,人家穿越就是穿越,甚至可以说是专门来自虐的!
“还有这么远啊!刚才还想带朋友们过去顺便玩玩儿呢!”
“呵呵,你们这几个……跟我们穿越的目的根本就不一样嘛,还带着娇滴滴的女朋友,喏,还有几个小泥猴儿!”三人中的女子,叫施雅娴,挺文静的名字,人也很秀气,就不知这样的长相,怎么也会热衷自虐。
“过去的时候要小心,野猪不老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