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九五章 藏家名少 怎辨真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九五章 藏家名少 怎辨真假 (第3/3页)

那几位专家也鉴定完成了,杜连山见了,将几人请进了屋中,因为他的目标在那挂带有好彩头的鉴铃上边,便故意的将谆越留下。将其他四人带入了里间。

    谆越看了看这几什瓷器,趁着别人不在。他也凑热闹看看,拿起了第一件,嗯,是一只墨地粉彩百花不露地大洗,这还是在开了陶瓷厂之后,他才学会的命名方法呢,其实,就是一只大个儿的笔洗,不过他可看不出这只笔洗是否鹰品小或者是那个朝代烧制的。

    因为底款上只是打着“报玉坊”他可不晓得这个漱玉坊是干嘛滴!

    第二件,是一只黄底青花花果纹的果盘。倒是提着“大明宣德年制”的底款。但这可不是宣德炉,因此请越可不敢论其真假。

    第三件,则是一只釉里红的瓷罐儿,圆乎乎的罐身上是双龙双凤飞行盘绕的青花图纹,下边则是裙式底座,该越一时之间,却也不晓得怎么命名了,从底款上看,是乾隆年间所出。让谭越很高兴的是,这只叫不上名字的罐子上边竟然配了一个柳金的盖子!

    第四件,则是一只青花烛台,整个烛台分成三部分,整体成正八边形的形状,最上边的部分,是插蜡烛所用,上边绘制的是蕉叶回文。中间部分则绘着回文青莲,青莲枝蔓,绘成了云子状,很是精美。最下部的底座上,也是绘制的青莲,因为更加宽敞了,绘制的尤为精细。谭越拿起来看了看底部,上边的底款,写得是万历年制。

    第五件是一只木纹粉青釉浮雕孟母三迁图的笔筒。线条流畅,制作精细。这样看上去,犹如玉雕成的一般,就连谭越都觉喜欢,只是,由于某种原因,谄越是不会买的,可自己又说不出理由来,又怎么想法子阻止杜连山这位便宜大舅子购买这些瓷器呢?谁知道那几个专家认不认得出真假?

    谆越心中想着,将那个摹金铜盖拿了起来,也是碰运气吧,希图能从这个盖子上,读取到一些有用的记忆。

    将铜盖拿在手中,谄越将思感透了进去。出人意料的是,他一下子就觉,这个盖子竟然真是老物件,并且是正德年间所制!这一下该越又糊涂了,难道又是拼凑货?真盖子假罐子?就在这时,一段对话传入他的耳中,听着里边隐约熟悉的声音,谆越将读取到的记忆过滤的更加仔细了!

    “贵德大哥,你啥时后回来的?对了,你现在在哪儿去了?前几天有好几拨人找你都没找见,就数我命大”!这个声音谄越听出来了。这不正是刚才中间那个东北汉子么?

    “我现在在一家新陶瓷厂上班呢,你们找我干嘛”?对于这个声音,谆越已经十分熟悉了!李家村的李贵德。如今自己陶瓷厂的技术副厂长。哈哈,竟然碰得这么准?一时之间,谆越已经想到法子了,既然出自李家村。有李贵德师徒在,自己想要阻止这笔交易还是十分简单的。想到这里,他将东西放下。转身看着那三个人。三更完毕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