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第2/3页)
说,这两个孩子都非等闲之辈,惟履登不正,将来恐难有善终(后沦为汉jiān);维钧将来则一帆风顺,富贵双全。张衡山就常常买些点心给他们吃,但内心真正喜爱的只有顾维钧,对于袁道尹的儿子,不过敷衍而已。
张衡山膝下有一娇女,与顾维钧年龄相当,张很想缚朵床快婿,就托人做媒。从当时两家的景况看,张较顾好得多,况且张衡山又是袁道尹的姨表兄,晴川觉得这门亲事有点高攀了,岂有不乐意之理,维钧那时年龄还小,自然没什么意见,就由双方家长订了婚。顾维钧在育才中学毕业后无力升学,晴川打算让儿子学习商业,并且已经向一家钱庄讲妥了。张衡山知道此事后,大加反对。他认定维钧必可造就,乃资助维钧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这是一所贵族学校,耗资甚巨,张衡山仍不惜工本。
维钧在圣约翰毕业后,张又卖掉一部分祖产,供给他赴美留学。顾为人聪明,在校威绩名列前茅。回国时适逢民国初建,留美生在国内甚为吃香。维钧一到上海即去拜见岳丈大人,衡山大喜,设宴招待。
席间,维钧竞向衡山提出要见见未婚妻。
那时风气初开,大家闺秀不能抛头露面。虽然父亲已经应允i女儿却羞答答地躲在房内,死也不肯出来。顾维钧大为失望,他觉得他的未婚妻太不大方,将来不能在交际场中显身手,配不上他这位留美博士,顿时兴趣索然,闷闷地喝了两杯酒,就告辞了。据说,顾所以亟亟一见未婚妻的原因,是因为他听说未婚妻的裙下,是一对三寸金莲,有点不时髦了。一九零五年,十六岁的顾维钧赴美国留学,入纽约州库克学院学英语,第二年便考入哥伦比亚大学,主攻政治和文学,四年间获文学学士和政治学硕士两个学位,继而获法学博士学位。在留美期间,先后担任了《哥伦比亚月刊》经理和纽约中国留学生会会长。
顾维钧生在鸦片战争后,此时的中国正一步步陷入列强的侵略包围之中,而上海又是一个中外交往非常集中的地方,顾维钧从小就看到了很多中外不平等的状况,也因此从小就有着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中国积弱状况的理想。一次,少年顾维钧经过外白渡桥,看见一个英国人坐着黄包车,急着要去看跑马。拉车上桥本来就累得很,他还用鞭子抽打车夫。顾维钧很愤怒,于是斥责这个英国人说:
“areyouagen七leman?”(你还算是个绅士吗?)后来,顾维钧在回忆录中提到这段往事,并说”我从小就受到这些影响,感到一定要收回租界,取消不平等条约。
一九零四年,十六岁的顾维钧剪辫易服,远渡重洋,留学美国。他选择了在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国际法和外交。顾维钧的老师约翰穆尔曾担任美国助理国务卿,有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他以一个外交官的标准来要求、培养顾维钧。顾维钧在学校成绩非常优秀,曾担任了哥伦比亚大学校刊《隙望者》的主编,这对于一名留学生是非常难得的。在校的学习,为顾维钧rì后成为j名优秀的外交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到邀请,回国效力顾维钧在美留学期间,有一次,后来成为他岳父的唐绍仪作为清朝zhèng fǔ的特使访问美国,在大使馆里接见了四十位中国留学生,顾维钧作为学生代表致辞。唐绍仪马上就非常欣赏这个年轻的留学生,认为他是一个可造之材。于是,当袁世凯执政,他出任袁世凯的内阁总理时,他立刻向袁世凯举荐了顾维钧。那时,顾维钧正在准备博士学位的答辩,他的论文还只写了一个序章,邀请他回国担任总统府英文秘书的信件就寄到了纽约。
学业尚未完成,令顾维钧感到为难,他准备拒绝来自běi jīng的邀请。当他把这一情况告诉导师约翰穆尔,约翰穆尔却不同意他的选择。
约翰穆尔对顾维钧说:你学习外交就是为了为国报效,现荏有这么好的机会,你应该抓住。
于是他让顾维钧把《序章>拿给他看。看过之后,他告诉顾维钧:单独的《序章》写得就很好,就可以作为博士论文来答辩。在导师的理解和支持下,顾维钧顺利拿到了博士学位,于一九一二年启程回国赴任。多年后,顾维钧回忆起导师时说:约翰穆尔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人。八年前,顾维钧赴美留学时,还是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而八年后他回到中国时,已是一位风度翩翩的英俊青年。
同名幸事,携女殿堂一九一二年,顾维钧在哥伦比亚获法学博士学位后归国,顾维钧回国不久,顾维钧就由他的岳父张衡山介绍,北上去见庸绍仪。唐绍仪时任外交总长,顾维钧以留美博士的资格,在唐手下当了一个外交部三等秘书。他少年翩翩,公余出入于达官贵人的娱乐场所běi jīng饭店舞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邂逅了唐绍仪的女儿唐宝明。唐宝珀没有出过洋,对外洋向往已久,所以她平时非留学生不交。顾维钧的美貌,更打动了她的芳心。自此以后,二人形影不离。有了这层关系,顾维钧开始步步高升,简直像乘直升飞机一样。每提出一项要求,唐宝珥就死缠着唐绍仪,不怕她老子不答应。顾在běi jīng两年,官已至外交部情报司长了。远在上海的张衡山高兴得很,以为得此乘龙快婿,证明他的看相功夫已到了家。于是函电顾维钧回上海举行婚礼。顾置之不复,后来张衡山终于得知他和唐小姐的一段情史,把老脸都气黄了,并写了一封信给唐绍仪痛责顾维钧,请唐将顾送回上海。唐绍仪阅信后,勃然大怒,当即把顾叫来训斥了一顿,令他立即返沪。顾虽然不愿离开běi jīng,但受不住良心的责备和亲友的劝导,只得收拾行李,预备南下。事情马上被唐女知道七哭哭啼啼地跑在父亲面前道:
“孩儿若不能和维钧结合,一定削发为尼!”
一定要父亲出面干预此事。其时,唐绍仪已晋升为国务总理,总觉得不该凭着自己的权势,去强夺人家的女婿,没有答应。唐小姐仍不罢休,为了示威与恐吓,跑到了běi jīng郊外的白云庵,并叫人通知她父亲说:已择期落发,唐绍仪仍未理睬。女公子见此计不成,再生一计,她又回到城里,使人通知她父亲,说再不答应她的要求,她只好到八大胡同(1rì时běi jīng娼jì集中区)去做生意,并且挂上现任国务总理小姐玫瑰的金字招牌。这一记闷棍,果然把唐绍仪打昏了。他立刻请回了自己的女儿,宣布“无条件投降”。以总理的权势,干预这样一件区区小事,何须费力?他打了一个电报,给淞沪护军使(jǐng备总司令)何丰林,叫他负责顾维钧退婚一事。何丰林原是一个老粗,奉到国务总理的命令如何敢怠慢?于是亲自带了百名士兵,跑进张公馆,找到张衡山,逼他立刻写退婚书。衡山向来不畏强暴,愤然地对何丰林说:“顾维钧不是东西,我当然不要他做女婿,退婚可以,但我不能受你的威逼,你带了大兵包围我的住宅,太侮辱我了。”何丰林拍桌子大声地直嚷:“你不退婚,我公事上怎么交代?我官做不成,和你拼命!”此时,衡山的女儿,顾维钧的未婚妻,突然勇敢起来,跑出来对父亲说:“爸爸退了婚,我们认错了吧。”何丰林兴高采烈地把退婚书拿走了。衡山长叹一声:“我只会看相,不会看心。”不久便抑郁而死。张润娥万念俱灰长斋念佛,在陆家观音堂落了发。张某落了发,唐某自然可以不当尼姑了。在何丰林把退婚书专人送到běi jīng后,不到一个月,于一九一三年顾维钧与唐宝珀便在běi jīng饭店举行规模宏大的婚礼。郎貌女势羡煞了多少青年男女!从此,顾维钧在北洋zhèng fǔ中的政治地位,又更稳了一层。不久便被派往伦敦,充任中国驻英公使去了。一九三三年,顾维钧再度出任国民zhèng fǔ外交部长,在上海知悉张润娥生活清苦,特地写了一封忏悔信,附送一笔五万元的款子,派人送到陆家观音堂。张某把款子和信原封退还,她修行二十多年,已到了不动凡心的地步。此是后话。据说岳丈唐绍仪字少川,顾维钧也是字少川,翁婿同名,因此也曾在民国时期传为佳话。顾维钧和唐宝婚后感情笃深。一九一五年,顾维钧出任美国公使,夫人唐宝一同前往,同年他们的长子顾德昌在美国降生。
顾维钧回国后,先是担任袁世凯的英文秘书,后来进入外交部任职,一九一四年晋升为外交部参事。他的才华在工作中rì渐显现。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德法俄相继投入欧洲战场,无暇东顾,也使rì本获得了扩大在华势力的天时地利。八月下旬,rì本迫不及待地对德宣战,十一月,rì军占领青岛,接管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对德战事结束后,rì本并没有如先前所说的从中国撤军,反而在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rì,向袁世凯提出了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条》。顾维钧也正是在这时,第一次正式接触了有关山东问题的对外交涉。
因为害怕其他国家干预,rì本在提出《二十一条》时有一个附加条件:不许把中rì交涉的有关内容泄露出去。然而,顾维钧感到此时的中国需要外来的支持。于是,他没有征求袁世凯的同意,悄悄把消息透露给了英美。于是,其它国家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反映,对rì本构成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袁世凯看到对外界作一定透露有助于中国,开始有意地让顾维钧继续透露消息。这一做法最终证明是有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