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九十一章(混混章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九十一章(混混章节) (第2/3页)

九三四年,**就提拔吴法宪当上了二师二团党总支部书记。这种团党总支部书记,是红军时期所设的一种特殊职位,实际上是团里党代表(政委)的助手。

    吴法宪从当二师jǐng卫通信连指导员起,就表现出了作战勇敢,不怕死的特点。每次打仗,他都出现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而且带头冲锋打硬仗。他当上二师二团党总支部书记后,仍然保持了这一特点。那时的团党总支部书记已经是团里的领导干部了,要参与全团行动的讨论和决定。吴法宪作为团党总支部书记,也要参加全团战斗部署的研究,负责部队的政治工作,也参与部队的后勤和其他方面的调度指挥工作,还要与团里的其他领导干部一起带好兵、打好仗,是够辛苦的。可是,吴法宪不怕辛苦,白天,他和战士一样行军打仗,部队驻扎下来时,战士们都休息了,他还要挨个营、连查访,了解情况,做思想工作,检查连队的营房、伙食等情况,一宣到深夜才能睡下,有时,他半夜还要再起来查岗哨。天sè未明,他又要最早起来,检查部队当天的行军打仗准备的情况。尽管如此辛苦,吴法宪却乐于承担,并且干得很出sè。每次打仗,他都带头冲锋陷阵。这种表率作用,对战士影响很大,因此,他当团总支部书记的这个二团,是红军中以能打硬仗而著称的,每次有要紧战斗任务,**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二团。

    吴法宪在二团工作时,蒋介石正集中兵力,对zhōng yāng苏区进行“围剿”。由于**的正确领导,红军以弱小的兵力,粉碎了蒋介石军队的多次进攻。在反“围剿”战斗中,吴法宪敢打敢拼,并且立下了战功。

    **所指挥的红一军团虽然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也打了几个漂亮仗,但由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统治下军事方针的错误,使红军在战略总体上处于被动地位,红一军团的作战也十分艰苦,但红一军团广大指战员仍然保持着顽强的斗志,敢于同敌人打硬仗。吴法宪在作战中表现突出,尽管二团减员严重,总是冲在前边的吴法宪却命大,没有战死,而且,由于他总是带头冲锋,对战士们起到了团结鼓舞的作用,虽然作战艰苦,人员牺牲很多,但这个团不但没有垮,反而仍然保持了很强的战斗力,每当作战艰苦时,**总是让二团顶上去。二团顶上去后,总是能够完成作战任务。

    于是,**对包括吴法宪在内的二团的干部们更赏识了。**也把吴法宪看作自己手下的虎将之一。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长征。长征时,**总是把第二团放在先锋位置,命令其为后续部队开路。当先锋团的领导干部,可谓不容易,这不仅意味着这些干部要率领全团承担起探路、开辟道路等任务,更意味着该团的领导人要使全团上下一心一意,形成坚强的战斗集体,永不溃散。这样不容易干的工作,吴法宪却与其他团领导一起承担了起来。而且,他这个团总支部书记干得很出sè。

    红军长征时,要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在这之前的急行军,是一个硬任务,吴法宪硬是和全团一起,在短时间内昼夜行军,在指定时间抵达泸定桥。在夺取泸定桥的战斗中,吴法宪率先冲锋,敌军发shè的炮弹在他身边炸开,横飞的弹片把他的两个手指切断,鲜血直流。吴法宪简单包扎后,仍然冲在前边,用没有受伤的手,死死抓住铁锁,双脚踏着悬空的铁链,奋勇冲锋,与其他战士一起,冲过铁锁桥,歼灭了敌守桥部队。吴法宪的这一事迹,很快就被上级知道了。部队渡过大渡河驻扎下来后,表彰战斗模范,吴法宪是被表彰者之一。

    zhōng yāng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吴法宪所在的团仍然是先锋之一。吴法宪也总是走在前边。红军到达陕北后,部队进行整编,干部有的调整,有的提拔。吴法宪是被提拔者之一,他当上了红军第二师第二团的政治委员。

    西安事变后,中国**与国民党合作抗rì,红军也进行改编。**所率领的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吴法宪此时在该师的第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任政委。随后,开赴抗rì前线。

    吴法宪所在的部队开赴抗rì前线后,与rì寇作战多次。吴法宪在战斗中也屡立战功。吴法宪虽然担任的是政治委员的职务(后来在一段时间里,政委改称政治部主任),但他在决定全团作战决策和带兵方面,起核心作用。作战时,他也冲锋在前,这一点,对全团战士的影响相当大,因此,他们的部队,仍然以作战勇敢、能打硬仗著称。由于吴法宪作战有功,他的职务也不断上升,先后担任过旅政治部主任、第五纵队政治部主任、苏鲁豫支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