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四十八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2/3页)

重包围中神奇突围;一九三八年在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中,他率部迂回作战,战功卓著;一九三九年,他以第五军副军长兼率荣誉一师师长之职,率部正面主攻昆仑关,与全军官兵一道谱写了铁血昆仑的英雄史诗;一九四一年他率第八军转战鄂西,固守宜昌以西、宜都以北长江一线,不教胡马渡天堑。郑洞国虽身经百战,后却未负过一次伤,有人称他是福将。其实时,他也屡历险情:就在台儿庄外围的那场战斗中,死神的yīn影亦曾降临在他头上。当时,他率国民党第二师攻打位于台枣支线上的重镇峄县。那天,他亲自到前线指挥部队攻城,激战中,由于身边一名参谋手中的望远镜不慎在阳光下反光,立即招致rì军炮火猛击。一发炮弹呼啸而来,就近炸开。郑洞国猝然无防,只觉得左胸被重重一击,几乎跌倒,幸亏两名卫兵将其扑倒,并以身相护,方才未让纷飞的弹片相断击中。

    郑洞国满以为身上挂了彩,过后才发现左胸衣袋上仅划了一个破口,除袋内一枚银元被弹片击弯外,自己居然毛发无损。没想到一枚银币竟救了他,让他与死神擦肩而过!

    郑洞国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九年担任“湖南私立九澧中学”校长,该校为现今“湖南省石门县第一中学”。而另一位张心的同学,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面,同样是大名鼎鼎啊范汉杰,名其迭,字汉杰,别字韶宾,汉族,广东大埔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范汉杰,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人。幼年就读于梓里公学,广州理工学堂格致班肄业,广东陆军测量学校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习甲级第一期、德国陆军大学毕业。任广东陆军测量局科员,漳州工务局测量员。广东盐务缉私江防兵舰长。一九一五年入陈炯明粤军任排长、连长、少校参谋,援闽粤军第二支队营长等。

    一九一八年毕业于广东陆军测量学校,后任援闽粤军总司令部军事委员,兵站所长。一九二零年任桂军第三路支队长、司令。粤军第二军第六团副团长,第一师代理团长,粤军第六路少将司令兼三水县长。一九二四年chūn由邹鲁、刘震寰保荐报考黄埔军校,同年五月人黄埔学校第一期第四队,是第一期唯一获得将军衔的学员。毕业后返回粤军。一九二五年任粤军第一师一旅中校参谋、营长。一九二六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二十九团上校团长。一九二七年任浙江省浙东jǐng备师师长,是黄埔同期最早升任师长的人。同年秋蒋介石下野,旋辞军职赴rì本留学,后转赴德国学习和考察军事,一九三一年夏回国。一九三二年任第十九路军总部参谋处长、副参谋长。一九三六年一月授陆军少将,同年九月,由时任陆军第一军军长的胡宗南保荐,任第一军副军长。一九三七年夏任zhōng yāng军校教育处长兼高等教育班主任。一九三八年四月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一厅厅长,九月任第二十七军军长兼郑州jǐng备司令。一九四二年一月任第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六月任第三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当选国民党第六届zhōng yāng监察委员。一九四四年任第一战区中将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

    抗rì战争时期先后参加“一.二八”淞沪会战、上海抗战和中条山战役。一九四五年一月陆大将官班毕业,三月授陆军中将。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参谋长。

    国共内战时期,一九四六年任国防部参谋次长,徐州“剿总”副总司令。一九四八年任陆军副总司令,山东第一兵团司令官,热河省zhèng fǔ主席,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同年十月十四rì在辽沈战役锦州攻坚战中被人民解放军所俘。一九六零年十一月特赦获释,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专员和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一九七六年一月十六rì在běi jīng逝世。

    著有《抗战回忆记》、《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的序幕》、《锦州战役经过》、《胡宗南部在川北阻截红军经过》,译著《德国步兵动作》等。

    范汉杰一仈jiǔ六年十月二十九rì生于广东大埔县,其父乃乡间文人,任小学校长多年。

    范汉杰少年时在其父创办的梓里公学就读,一九一一年夏考入广东陆军测量学院第五期三角科天文测量班,一九一三年毕业后任职于广东陆军测量局科员,曾在东江、cháo汕一带从事测量工作。一九二零年调任两广盐运使署缉私总稽九江缉私船管带,后又升任江平舰舰长。一九二三年转任桂军刘震寰部参谋、科长、支队长等职,官阶为上校。

    一九二四年五月,黄埔军校创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