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四 海上大捷(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十四 海上大捷(上) (第2/3页)

船果然都在调头,显然是要和宋军进行第二个回合的较量。

    从第一个回合的交战情况,金军应该知道和宋军的水军作战几乎是毫无胜算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敢调头继续和宋军作战,金军的主将究竟箅是勇敢还是愚蠢呢?按李公佐的想法,如果金军就这样撤军,他也不打算率军追击,因为他的任务是将远征军接回大宋,能不节外生枝,就尽量少生事端的好。不过继然金军要再打下去,那么李公佐自然是要奉倍到底了。

    “传令各船,立刻调头,准备迎战。”

    宋军的船队纷纷调转头来。双方的战船再度相对,相隔约有四五百步。而这时在第一回合中的战斗中落水的士兵也都纺纷游向自己的船队。宋军金军一面抢救己方落水的士兵,一面迅速调整各自的阵形,准备下一轮的交锋。

    和第一回合相比,金军船队的布阵明显分散了许多,战船的排列远不像先前却样密集。本来金军的战船数量就比宋军多出一倍以上,现在阵式呈半扇形展开,仿佛要比宋军多出好几倍。

    这正是完颜长之下令变阵的。他虽然不善水战,但经过了第一个回合的战斗,他也对双方的优劣也烂熟于胸了。宋军的战船数量虽少,但要战船要比金军的战船高大,而且武器的攻击距离和威力都要远胜于金军,因此如果金军还采用密集的阵形,则更有利于宋军的武器发挥。

    但相反宋军的战船虽大,在灵活性方面一定不足,金军的战船虽小,但是数量远多于宋军。因此将战船分散,对宋军的大船采用包围战术,找机会靠近宋军的大船,进行蹬船作战才有利于发挥金军的优势。

    在帅船上的杨炎也看得十分清楚,对金军来说,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战术。如果自己来指挥,应该如何对应金军的这种战法。

    这时李公佐以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三艘大型的神舟不再分散布置,而是集中在一起,每艘神舟之间相隔大约三十步左右。以三艘大型神舟为核心,小型的神舟分列在大型神舟的两侧。飞虎,海鳅,海鹘等中型战船分布在神舟的外侧,成一个大弧将神舟包围在其中,而其他小型战船间播在其中。

    杨炎明白,这样的布阵,可以使体形较大的神舟避免直接和对方的战船短兵相击。同时神舟上的远程武器又将中型的战船覆盖在内,使它们在和金军作战时可以得到神舟的支援。从一定程度上,更像是排成了一个海上的叠阵。

    “不过,”杨炎有些不解的是:“这似乎是一个更倾向于是一个以防守为主的阵形。难道李公佐想先守住,再反击吗?”不过以目前宋金两军的实力对比和金军的变阵情次上来看,李公佐这样做也是符合用兵之道。杨炎自问,如果是换了自己来指挥,可能也会这样做吧。

    这时,双方的距离以经拉近到了接近两百步。宋军的各条战船上的床弩、弹弓都开始向金军的战船发射。宋军、金军展开了第二个回合的较量。

    弩箭呼啸着飞过天空,烟球、霹雳弹、轰天雷、铁火炮、蒺藜火球,猛油弹等火器也尽朝金军的战船发射。刚刚平静了一会儿的海面上顿时又陷入了激烈的战斗中。

    不过这一次由于金军的战船排列较为分散,金军的损失并没有第一回合那么大。大多数的弩箭,炮弹都落到了海水中。相反金军的战船却在弩箭和炮火的间隙之间,不断的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