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三 大宋水师(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十三 大宋水师(上) (第1/3页)

    先答复书友翩翩美少年的几个问题.

    这时期的金朝不会没有出色的名将吧,首先完颜雍在位时期平定了契丹人的起义,然后对南宋,先是击溃了川陕的吴璘军,又逐步收复了海陵南侵后丢失的土地。击退了宋孝宗的隆兴北伐……

    主持这一局面的,应该有能够独挡一面的名将操作吧,并没有资料表示完颜雍有御驾亲征过~~

    首先,平定农民起义并不算什么大功,在后来金朝相对衰弱的时期也平定了红袄军的起义.既位使是在宋朝最**的微宗时期,也把方腊给平了.

    击溃了川陕的吴璘军,主要是因为宋孝宗误信了史浩的话,命吴璘撤军放弃秦凤三路,结果吴璘在撤军的时候被金军咬住了尾巴,大败而回.这个事情在{虞允文传}和{吴璘传}中都有提到

    {虞允文传}:孝宗受禅,朝臣有言西事者,谓官军进讨,东不可过宝鸡,北不可过德顺,且欲用忠义人守新复州郡,官军退守蜀口。允文争之不得,吴璘遂归河池,盖用参知政事史浩议,欲尽弃陕西,台谏袁季、任古附和其说。允文再上疏,大略言:“恢复莫先于陕西,陕西五路新复州县又系于德顺之存亡,一旦弃之,则窥蜀之路愈多,西和、阶、成,利害至重。”前后凡十五疏,且移书陈康伯,康伯牵于同列,不能回也。上将召允文问陕西事,执政忌其来,以显谟阁直学士知夔州,寻又命奏事。

    {吴璘传}:孝宗受禅,赐璘札,命兼陕西、河东路宣抚招讨使。璘策金人必再争德顺,亟驰赴城下,而完颜悉烈等兵十余万果来攻。万户豁豁复领精兵自凤翔继至。璘筑堡东山以守,敌极力争之,杀伤太半,终不能克。时议者以为兵宿于外,去川口远,恐敌袭之,欲弃三路。遂诏璘退师。敌乘其后,璘将士死亡者甚众,三路复为敌有。

    顺便说一下,当初岳飞从朱仙镇撤军的时候还带着十几万百姓,结果平平安安的撤回来了,对比吴璘撤军却遭到惨败,可见岳飞确定那个时代的第一战神.

    而宋隆兴北伐的失利完全是因为邵宏渊和李显忠不和,贻误军机.

    {李显忠传}:时张浚开都督府,四月,命显忠渡江督战。乃自濠梁渡淮,至陡沟,琦背约,用拐子马来拒,与战,败之。琦复背城列阵,显忠躬率将士鏖战,琦败走,遂复灵壁,入城,宣布德意,不戮一人,中原归附者踵接。时邵宏渊围虹县未下,显忠遣灵壁降卒开谕祸福,金贵戚大周仁及蒲察徙穆皆出降。宏渊耻功不自己出;又有降千户诉宏渊之卒夺其佩刀,显忠立斩之,由是二将益不相能。

    六月,兵傅宿州城,金人来拒,显忠败之,斩其左翼都统及首虏数千人,追奔二十余里。宏渊至,谓显忠曰:“招抚真关西将军也。”显忠闭营休士,为攻城计,宏渊等不从。显忠引麾下杨椿上城,开北门,不逾时拔其城。宏渊等殿后,趣之,乃始渡濠登城。城中巷战,又斩首虏数千人,擒八十余人,遂复宿州。举寄居官刘时摄州事。捷闻,授显忠开府仪同三司、殿前都指挥使,妻周氏封国夫人。宏渊欲发仓库犒士卒,显忠不可,移军出城,止以见钱犒士,士皆不悦。

    金帅孛撒自南京率步骑十万来,晨薄城,列大阵。显忠亲帅军遇于城南,战数十合,孛撒大败,遂退走。统制李福、统领李保各以所部退避,皆斩以徇。翼日,敌益兵至。显忠谓宏渊并力夹击,宏渊按兵不动,显忠独与所部力战百余合,杀左翼都统及千户、万户,斩首虏五千余人。俄增兵复来逼城,显忠用克敌弓射却之。

    宏渊顾众曰:“当此盛夏,摇扇于清凉犹不堪,况烈日中被甲苦战乎?”人心遂摇,无斗志。至夜,中军统制周宏鸣鼓大噪,阳谓敌兵至,与邵世雍、刘亻先各以所部兵遁;继而统制左士渊、统领李彦孚亦遁。显忠移军入城,殿司前军统制张训通、马司统制张师颜、池州统制荔泽、建康统制张渊各遁去。

    金人乘虚复来攻城,显忠竭力捍御,斩首虏二千余人,积尸与羊马墙平。城东北角敌兵二十余人已上百余步,显忠取军所执斧斫之,敌始退却。显忠曰:“若使诸军相与掎角,自城外掩击,则敌兵可尽,金帅可擒,河南之地指日可复矣。”宏渊又言:“金添生兵二十万来,傥我军不返,恐不测生变。”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势不可孤立,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是举,所丧军资器械殆尽,幸而金不复南。

    可见这两次金国的胜利主要还是宋军内部出了问题,并不是金军队的战斗力强过宋军.

    金世宗确实算是一位明君,但他主要的做为还是在文治而不是武功,击退了宋孝宗的隆兴北伐后他也没有继续攻宋,而是迫使宋议和就满足于双方共促了,邓\唐\等六州都是议和后宋割让给金的.金世宗时代唯一免强能称名将的只有纥石列志宁.其他仆散忠义\纥石列良弼等都是理政强于治军.其实后来纥石列志宁也转行去当宰相去了.当然这也是相对于以前金太宗时期,宗望\宗弼\翰离不\粘没喝\娄室等名将辈出的时代.

    另一边宋朝也是如此,吴璘\李显忠\杨存中(杨沂中)\成闵等都是高宗时期的名将.宋孝宗初期他们还能顶一阵,到了中后期宋这边也没有人了.正是因为这样.隆兴北伐失利后,宋孝宗虽然也想恢复,但也不敢轻易出兵.结果双方都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因为没有得力的大将,因此都不敢打,但没有战争,有大将二潜质的人也无法出头,如毕再遇,宋孝宗曾诏见过他,但等到嘉定北伐的时候才成名,但那时他己是五十五岁了.

    历史就是这样的,在小说中因为主角是宋这一边的人,因此虚拟出一批青年将领,而金的一方只好把金末时期有名的将领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