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 初入临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二 初入临安 (第2/3页)

炎。

    杨炎道:“鹏哥,今天不用上学去吗?”

    杨昌鹏道:“今天休息,我带你逛逛临安城,你来了好几天也没有出去走走,爹说你的事情快办好了,等你开始上学院就没时间出去玩了。”

    杨炎道:“那好,我跟娘说一声。”

    万如菊听了也不阻拦,只是叮嘱了两人几句。

    临安城古称钱唐,随时称杭州,赵构南渡以后,改名为临安府。到这时已是天下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人口超过百万,来自全国等地的商人,手工业者,匠人,甚至还有来自海外的波斯、大食、交趾、东赢,等国的客人络以不绝。街道繁华、店铺林立,海鲜鱼虾、丝绸、茶叶,各种手工艺品,还有来自海外的商品琳琅满目。

    一路上杨炎看得目不暇接。跟着杨昌鹏一直来到西湖边上。

    杨昌鹏指着一处搭好的木栅围拉道:“这里面就是在修岳飞将军的墓地,修好之后,皇上要亲自祭奠岳飞将军。

    当年岳飞枉死,大宋朝野无不叹息。只碍着赵构和秦桧,在不敢为岳飞呜怨,现在秦桧早已死了,赵构也内禅让位于太子赵眘。赵眘登位以后立即下诏,为岳飞昭雪,恢复岳飞的官职,封号,为岳飞修墓立培坟,大得人心。

    杨炎虽然年纪小,随万显声走南闯北时也常常听到岳飞的生平事迹,加上万显声的影响,对这位大宋中兴的名将十分敬仰。一听是在修岳飞的坟墓,便道:“不知什么时候可以修好,我真想现在就进支看一看。

    扬昌鹏道:“现在里面什么也没有,进去也看不了什么,来我带你到那里去,你一定喜欢。

    说着带着杨炎来到一座亭子前。杨炎看时,亭匾上刻着“翠微”二字,亭中立着一块石碑,刻着一道诗:

    经年尘土满征衣,

    特特寻芳上翠微,

    好山好水看不足,

    马蹄催程月明归。”

    杨炎道:“这是岳将军的《池州翠微亭记》。我常听外公念起过。”

    杨昌鹏点点头道:“是这亭子原是韩世忠,韩将军的产业,这石牌上的字也是韩将军手书的。

    原来韩世忠晚年辞官于做隐居右西湖边,往往每日提一壶洒,携一根渔竿在西湖;这垂钓,边昔日的部下也难得见他一面,见面也闭口不谈国事,只是刻这首诗表示对岳飞的怀念。

    杨炎立在碑前,想起这两位名将昔日的风采,不觉神往。

    这时忽听一句“这里还有人来了。”杨炎回头一看。只见一个三十四五岁的中年男子陪着一位六十左右的老妇人走入亭中。

    那中年男子剑眉虎目,英姿勃勃。那老妇人,虽头发花白,但面色红润,精神健烁,腿脚灵活。

    杨昌鹏一见:“啊”了一声道:“是韩大人。”赶忙拉杨炎下拜。

    那韩大人道:“喔,原来是你,快起来,不必多礼了。”

    这时那老妇人道:“子温,这是谁家的孩子?你认得吗?”

    韩大人指着扬昌鹏道:“母亲,他是同安郡王的长孙。”

    老妇人笑道:“喔,原来是杨正沛的孙子,想不到已经长这么大了,你叫什么姓字,你爷爷还好罢?”

    杨昌鹏恭恭敬敬:“多谢老夫人挂念,我名叫昌鹏,爷爷一切都很好。”

    老妇人笑着指了指杨炎道:“那个孩子又是谁。是你的同伴还是兄弟。”

    杨昌鹏道:“是我堂弟杨炎,三叔的儿子,前几天才会杨家。”

    老夫人道:“原来我也曾听说杨正沛有个孙子流落到外面,现在你们一家人可团聚了。可要恭喜你们一家了。”

    杨昌鹏:“我这回去一定告诉爷爷,老夫人又回京了,爷爷一定会来探望老夫人。”

    老夫人道:“可劳你爷爷了,我是听说皇上给岳鹏举昭雪才回京一趟,顺便也看看良臣的墓,告诉良臣岳鹏举昭雪了,良臣在九泉之下也一定很欣慰的。”

    “良臣”便是韩世忠的字。

    杨炎一震,抬头看那老妇人道:“老夫人,您莫非就是…就是…”

    老夫人大笑道:“老身就是梁红玉。”

    原来这老夫人就是韩世忠的妻子,受封杨国夫人的梁红玉,那韩大人便是韩世忠的长子韩彦直,字子温。

    韩彦直现在朝中为官,是屯田员外郎权右曹郎官,工部侍郎。而梁红玉一直在郊外隐居,不住在临安城中。听到了为岳飞昭雪的消息,才来到临安。特意到韩世忠生前最喜爱的翠微亭来看看。不意遇到杨炎弟兄。

    杨炎禁没想到在这里见到这位昔日大名鼎鼎的帼国英雄。一时又惊又喜。

    梁红玉到很和谐,问了几句日常之事。才知道他们兄弟在尚武院学习都立志从军。可禁叹道:“我们这一代的人老的老,死的死,收复中原,良臣和岳鹏主的遗嘱就要靠你们这一辈了。”说罢不住叹息,韩彦直则在一边安慰。

    这时杨昌鹏拉了杨炎一把道:“老夫人,时候不早,我们也该回去了。”

    梁红玉道:“也是,早些回去以免大人担心。”

    两人拜别梁红玉和韩彦直,离开翠微亭。

    大街两侧做买做卖,卖什么的都有,忽然杨炎看见路边一个中年人四十左右年纪,衣服破旧,座在路边,旁边座着一个小女孩,衣衫滥褛,头上插着一支草标。看起来是买小孩的。

    这时正好有两个富家公子模样的少年一个穿绿袍,另一个穿蓝袍,走过来。

    绿袍公子看了看那女孩,问道:“是你女儿吗?多少钱?”

    那中年人赔笑道:“少爷,不贵,才二十贯。买回去做个丫头伺候少爷,就当买只猫儿、狗儿养着玩的。

    绿袍公子笑道:“是吗!价钱到是不贵,让少爷我好好看看。”说这着用手中的折扇托起那女孩的下巴,仔细观看。

    蓝袍公子再一边也笑道:“这小妞长的到是不错,才二十贯钱,老弟不妨买回去养着玩玩。”说着一阵淫笑。

    绿袍公子也色色的笑道:“脸蛋长的到是不错,只是不知道身子长的怎么样。把衣服脱了让大爷我瞧瞧。”说着伸手过去就要解那女孩的衣服。那女孩羞的满脸通红,一把拨开绿袍公子的手,吓的向后只退。

    绿袍公子勃然大怒,对那中年人吼道:“不识抬举吗?老子就是买件衣服也要里里外外看个清楚才能掏钱。何况是买个活人,自然要看个清楚了。”

    那中年人忙不迭的给绿袍公子作揖,赔笑着道:“少爷,少爷,您消消气。乡下小丫头不懂事别和她一般见识。”说着台手打了那女孩一巴掌,骂道:“不识抬举的小丫头片子,没见过世面的东西,少爷要是看上你,那是你的福气。还不快把衣服脱了,让这位少爷好好瞧瞧。”说着有踢了那女孩一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