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安西兵变(上) (第2/3页)
况又是怎么样的?”
赖文政道:“跟据我们这几个月的观察跟踪,任得敬的长子任纯义这段时间以来,与一个叫林还进的中年文士和一个叫释安的僧人来往甚密,有时这两人就住在任纯义的世子府里。后来我们暗中调查这两个人,虽然他们都在这里生活了数年,但来历都有些不明。而且两人见了任纯义之后,常在一起密议,身边还有一批人众听他们吩咐,于是我们分派人手盯稍,终于发现有两个人回去过金国,因此我们怀疑他们一伙就是金国的探子。而林还进和释安应该就是领头人,就算不是,他们两个也绝对是重要人物,不过现在我以经命令平西府的人手将他们严密布控,随时都可以动手抓人。”
辛弃疾想了一想,道:“现在抓他们只怕会打草惊蛇,因此还是暂时不动他们为好,等我们平息了叛乱之后,还怕他们跑上天吗?”转头又问毕再遇道:“德卿,从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任氏发动叛乱在即,最多五天时间,就会动手。你看我们应该如何布防呢?要不要通知杨昌鹏和李好义他们?”
毕再遇道:“任氏虽然有五六万人马,但大都是当初西夏留下来的残兵,战斗力并不强,我们在安西府里有三万人马,其中宋军两万,都是精锐人马,收编的前西夏人马有一万,也是昔日西夏的一线士兵,以这样的兵力,守住安西府是绰绰有余,到不必要调动杨昌鹏和李好义的人马。不过这次平乱,我们的动作一定要迅速,叛乱一发,就立刻以雷震手段平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震慑住其他的党项贵族,令他们不敢再生出异心。”
辛弃疾道:“德卿所说到是不错,依我看击败任氏的大军到是十分容易,只需在黄河岸边设伏,趁他们的人马半渡而击,就可以一举击溃任氏。而且现在我们对任氏的行踪基本了如指掌,正确把握他们渡河的时机应该不是难事。”
毕再遇摇摇头,道:“安抚大人之计,只能马上击溃任氏袭取安西府的人马,未必就是任氏的主力大军,任氏败兵之后,必会退入平西府城中死守。而平西府为任氏经营多年,短期內恐怕难以攻下。也就不能够迅速平定叛乱,如果拖延的时日一长,只怕又会生出别的变化来。”
辛弃疾想了一想,也认为自已的办法确实有缺陷,难以达到迅速平乱的效果,又道:“那么德卿有什么妙计吗?”
毕再遇笑道:“妙计可不敢当,不过在下确实有一个想法,说出来请大家一起探讨,看一看是否可行。”
听毕再遇说完之后,辛弃疾不禁抚掌大笑,道:“怪不得杨枢密一力推荐德卿到安西路来主持平乱大局,如此妙计,我看就是杨枢密来想,也不过如此吧!”
赖文政也道:“此计看似冒险,但实际只要布置得当,也无大碍,而且任氏叛乱,最多十五日,就可以完全平定下来,依在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