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九金国的阴谋(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九金国的阴谋(三) (第2/3页)

牵制”的传统,因此孝宗在人事安排上始终都保持着主战、主和之间的平衡。启用张浚的时候,同时也提升汤思退,任用虞允文为相,又让梁克家与之并列。虽然保持了双方政治势力的平衡,但在无形之中,又助长了党争的风气。

    因此在孝宗当朝的这十余年中,书生意气也始终充斥朝堂,言战者指斥言和者忘记不共戴天之仇,而言和者又嘲讽言战者好大喜功,无所顾忌,双方互执一辞,议论不己而又全无实效。结果使有识之士虽然心怀贞志,但在行动上却只能不求尽忠,但思无过。进不贻君子之讥,退不逢小人之怒。始以容容,而终以靡靡。

    但在赵忱继位之后,这种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因为赵忱从一开始,就是以强烈的力主恢复的面貌出现,因此朝中言和的声音大大降低。而在赵忱初继位时,为了保证朝局的稳定,还继续留用主和的梁克家和洪适等人当政。随着皇位的逐渐稳定,梁克家、洪适等大臣也先后被逐出了政坛,一批主战大臣得到了重用,可以说目前在朝堂上以经没有真正意议上的主和派了。即使是一惯主和的周葵,也不敢再提出纳币割地求和的主张来。

    而这一次金国提出的以银钱赎回失地协议,虽然引起了大宋朝野的一番争论,但从本质上来说,并非是主和,而是宋金双方依靠实力博奕,得出一个双方都还能接受的结果。因此杨炎提出会再引发大宋的党争,赵忱到觉得是有些多虑了。

    杨炎见赵忱的神色,知道他并不相信,进一步解释道:“居臣所知,我大宋对金人提出的以银钱赎回失地协议以经有了十分激烈的争论。只是现在朝廷尚未有明确的意向,因此双方都才有克制,一但朝廷作出决定,无论是同意与否,都会遭到反对方強烈攻击,而赞同的一方为了保证自己的意见,一定会奋力反击,这样一来双方的争执只会越来越激烈,以至不可收拾。要知道当年新党旧党之争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斗得你死我活,而是逐步逐步才发展到那一步的。”

    听杨炎这么一说,赵忱又想起白天在朝堂上大臣们的激烈争吵,也不由又陷入了沉思中。

    其实赵忱也知道,在朝堂上不让一派独大,也有其积极的作用。但仍然强烈打击主和派,任用主战派,一方面是因为赵忱又收复失地,成就功业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是赵忱对政治的理解,要比孝宗更深了一层。在两派相争的时候,既使是在一派的內部,也绝不就是铁板一块。只是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才能够抱团一致,而当在朝堂上出现一派独大局面的时候,往往也就是该派从内部分裂的开始。

    正是因为想通了这一层道理,赵忱才敢放手打击主和派,并任由主战派坐大。事实上现在主战派中,实际也分为了两大阵营,一方称为冒进派,即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