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 返回临安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八 返回临安 上 (第2/3页)

二品,是武阶官的最高阶、少保、检校少保、左金吾卫上将军都是高级虚职。李显忠以是宁**节度使,现在加封了太尉、少保,如果在往上封,不是封爵就是加两镇节度使了。而邵宏渊能晋级节度使,也意味着进入宋朝高级武将的行列。

    李显忠和邵宏渊都谢恩出来,然后是虞公亮和杨炎进见赵。

    这是可是两人第二次见到皇帝了。上一次都是两人右武院的战场比试之后例行被皇帝召见的。

    赵对两人这次的功劳称赞了一翻,然后颇为撼概道:“当年朕召见你们的时候,朕可没想到这么快就又召见你们了。现在朕正欲大举比伐,收复我大宋的失土。正需要向你们这样年轻有为的将材。朝中都老臣们大多都以调零了。北伐的大业还需要你们这样的年青人多努力呀!”

    虞公亮和杨炎齐声道:“臣等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力。”

    赵微微点头,道:“但现在还有人说我大宋人文弱,恐怕不是金兵的对手,劝朕不要北伐。你们两人都是在战场上和金兵打过的人,你们说金兵是不是比我大宋的士兵强呢?”

    杨炎施礼道:“当年匈奴凶悍,而大汉仍可胜匈奴,匈奴歌道‘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突厥膘勇,但大唐却不惧。唐太宗还被突厥尊为天可汗。女真人虽强,也未必强过匈奴、突厥。汉、唐和我大宋一样皆是汉人,既然他们可以做到,我大宋自然也能做到的。致于说金人骑射历害,也不是天生的。我大宋军除了战马不足以外,武器、盔甲、装配、人数都要超过金国,只要对士兵加以严格的训练,是一定能战胜金军的。”

    赵听得眼睛发亮,他只不过想听听两人的见解,愿也不指望两人能说出有多大见识的话来,那知杨炎的回答却令他大为椋讶。

    这时虞公亮也道:“臣职微言轻,但皇上重问,臣亦尽言。”

    赵微笑道:“但说无妨。”

    虞公亮道:“北伐中原,收复失地,仂是每一个大宋子民的心愿,只要我大宋君臣上下一心,是一定可以实现的。但金国亦非弱者,若想毕其功于一役恐难成功。北伐仍是千秋大业,切不可为一时之得而得竟忘形,也不可为一时之失而裹足不前。”

    赵听了哈哈大笑道:“说得不错,说得不错。难得你们两人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见识,胜过有些老臣多矣。”

    两人忙又同时拜伏于地,口称不敢。

    赵当即封虞公亮为武经大夫,门宣赞舍人。殿前司策迭锋军统制官。封杨炎为武翼大夫门祗候,待卫马军司选锋军统制。三日后上任。

    武经大夫是武阶官第二十级,正七品。武翼大夫是武阶官第二十三级,也是正七品,都是可以担任一军统制的官职。对于杨炎来说,品级连升了三级,而官阶连升了十三阶,可以说是极快了,不过在战争时期武将晋升快一些也是正常的。

    “炎弟真历害,一回来就能升到这么好的位置。”杨昌鹏听说杨炎担任了马军司选锋军统制,一脸羡莫之色。他现在还是从七品武略郎。虽然只比杨炎差一品,但不能但任一军的统制。

    杨炎从皇宫出来,回到杨府,杨朝光和杨朝亮也回来了。杨家的老少五人坐在一起议论现在的局面。

    杨炎有些不解道:“选锋军统制怎么了,和别的统制有什么不同吗?”

    杨朝亮是签书枢密院事,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告诉杨炎道:“炎儿,马军司迭锋军和殿前司策选锋军是两支新组建的编制,和别的军大不相同。”

    杨炎道:“二伯,有什么不同呢?”

    杨朝亮道:“这两支军队是为了这次北伐而组成两支精锐的军队仍是属于将一级的编制。因此都是抽调了各军中的精锐士兵组成的。一般将一级的编制是三千三百人,但这两友军队却不受此限制,殿前司策选锋军有四千二百人,步骑混编,而马军司选锋军有三千八百人,全是骑兵编制。”

    杨炎这才有点明白。他知道待卫马军司虽然叫做马军司,其实也是马步军的混编,下辖的七个军中没有一支是纯骑兵的编制。事实上,三衙禁军中也没有一支军是纯骑兵编制。

    杨朝亮接着道:“就说你的选锋军吧,组建的目地就是为了对抗金国的铁浮图。因此选锋军的装配、待遇以及战马的素质都是各军中最好的。而且战马的数量达到了四千匹,要多于士兵的数量,等你到了造锋军里一看就知道了。”

    杨炎知道,自大宋建国以来,缺乏战马一直都是宋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