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七 决战 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七 决战 上 (第2/3页)

三思而行。金人悍勇,我宋军恐难抵抗。一但有所闪矢,恐怕江山不稳,社稷不安。”

    张浚“哼”了一声道:“汤相公,你这是什么意思。北伐事在必行,靖康之耻不能不雪,否则我大宋威严何在。”

    汤思退道:“张相公,宋金两国二十多年来一直相安无事。现在我大宋国泰民安,百姓乐业。一但动起刀兵,可是百姓受罪,我看还是与金国议和为好,不过是每年给金国些银子帛绢,我大宋国力强盛这也算不了什么?”

    张浚道:“汤相公,要知道金人狡诈,反无无常。绍兴三十一年便是金人毁约侵范我大宋。怎能再于金国议和呢?”

    汤思退道:“张相公,两国交战非同儿戏,谁能担保我大宋必胜。一但失利,后果可不堪设想啊!”

    张浚道:“金人毫无信义,朝三暮四。谁又能保正金国不在毁约,进攻我大宋。与其等金兵打过来,还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先进攻他们。”

    汤思退弗然道:“张相公,现在百姓好不容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你忍心让他们又卷入两国纷争,受刀兵文苦吗?”

    张浚忿然道:“那么汤相公,你又没有想过那些被金国所占之地的百姓,他们那一个不受金人期压,那一个不盼望我大宋的王师早日北上,收复中原。面对这些百姓,汤相公你又将他们置于何地呢?”

    眼见两人越说越激烈,几乎就要吵起来了。赵忙道:“二位爱卿,都不要争了。彬甫,你看如何是好呢?”

    “彬甫”使是虞允文的字。见赵问起,虞允文道:“绍兴三十一年采石矶一战仍是金国背约在先,现在金国来使,要求我大宋恢复岁币,此事万万不可。否则非但无颜面对大宋百姓,也对不起我大宋历代的先帝。”

    赵道:“彬甫言之有理,哪公我大宋是否就该立刻举兵北伐呢?”

    虞允文道:“也不可。兵者,乃国之大事,不可轻率。否则便会重现太宗皇帝的高梁河之败。玩在我大宋久未开战,士兵们都久疏阵仗。则又名将雕零,与金国开战,实在不是时机。”

    赵道:“如果按彬甫的意思,是和又不和,战又不战了。”

    虞允文道:“臣以为,我大宋现在还宜整顿军务,训练士卒,等待时机。”

    张浚道:“请问虞相公,要等到什么时候?”

    虞允文道:“在下看来,还要等二三年方可北伐。不过这二三年里,虽不能大举北伐,却可以零星出击,待机而动,进攻宿州、颖州、蔡州等地。一来可以试探金国的虚实,二来也可以使士兵们增加实战经验,以增强我宋军的战斗力。”

    赵道:“彬甫之言,诸位以为如何呢?”

    张浚道:“臣以为甚好。”

    杨沂中道:“此仞稳妥之见,臣也以为可行。”

    汤思退道:“还诸陛下三思。”

    赵道:“却么就按彬甫之议。”

    汤思退听得连连摇头。赵也不理他,转问杨沂中道:“杨郡王,朕让你办的事如何了?”

    杨沂中道:“万显声己到了临安,但他的两个兄弟还没有到齐,这几天就要到了。臣想还是等他们到齐了以后再说为好。”

    赵点点头道:“这样甚好。此事虽然关系重大,但也不急于一时。就交给你去办了。”

    这时汤思退道:“万显声,是不是绍兴十二年大闹禁宫的那个万显声?”

    杨沂中道:“正是。”

    汤思退厉声道:“这等大逆不道之人,杨大人你怎么不将他抓起来治罪,还要委以重任呢?”

    赵忙道:“进之,此事同安郡王以对朕说明。当年之事也是由秦桧杀害岳飞引起的。若不是万显声他们这一闹,岳飞的一家老小恐怕都会被秦桧所害。朕已决定不在追究此事了。”

    汤思退道:“陛下,这等不赦之罪怎能就这样轻宜的放过。”

    赵不悦道:“朕说过不在追究了,以后谁也不在再提起。”

    汤思退诺诺后退。这时一个大监进来道:“皇上,尚武院战场比试第一天的结果以经出来了,永安公主己经胜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