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1章 刘永成的无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71章 刘永成的无奈 (第2/3页)

虽然说三五万两银子在刘家来看来并不是什么大数目,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别说是五万两,就是两岸两银子对于刘家来说都是一笔非常重要的流动资金。

    刘家凭借着很多年菜发展到现在的样子,就是因为上一次才断了资金链。而刘永成实在是不忍心让刘家因为流动希金的问题再一次的兑掉几个店铺。即便是现在的刘家家主并不是他刘永成,刘永成也没有对这个位子抱有什么幻想。

    但是他们现在的这一代已经老了,即便是再赚钱也没有什么意义了。所以说刘永成想要把这些家产交到下一代的手上,也算是为了子孙留下了一些东西。

    这样的话,刘永成就更不能因为流动资金的问题而让刘家产业变卖掉。如果刘家生意兴隆的话,子子孙孙都会高兴的说:“这是我们足足留下来的产业。”但是如果原本昌盛的刘氏商团在此时要是没落了的话,那么后世的子孙一定会说:“瞧瞧,就是我们的祖宗把基业给败掉了。”

    这个时代人们的思想本就是腐朽的,对于祖宗观念特别强烈,所以谁都希望子孙后代赞美他们,而不是戳他们的脊梁骨。所以现在的刘永成压力很大。

    如果放到从前,别说是两万多两银子,就是二十万两,刘永成也不会这么谦卑的跑出来。而现在刘永成即将要死生下气的去求人,求那些掌柜老板能把宣纸以高一点的价格收购。

    “老爷,前面就是今天第一个降价的店铺。”

    走着走着,一旁的家丁停了下来,朝着旁边的刘永成说道。

    听到了家丁的话,刘永成点了点头。只见他先是整理了一下义务,然后朝着店铺里面走去。

    “欢迎光临小店,请问阁下需要些什……你是清国人?你来我们这里做什么?”

    见到有客人进来,店铺的掌柜马上的来到了刘永成的面前。同时深深的鞠了一躬。但是在那个掌柜的站起来仔细的看了刘永成一眼后,原本恭敬的表情马上变成了鄙夷与不屑。

    原来,在刘永成刚进到店铺里面的时候,这个掌柜还以为来了客人。但是走进了见到刘永成的打扮的时候,这个店铺的掌柜才发现,原来刘永成是一个清国人,于是态度马上就变冷淡了。

    原因就是刘永成的头饰以及大辫子,清国的男人都是留辫子的是众人皆知的事情。之前雷天易去将军府里面谈生意的时候还是特意的把辫子散开盘成了发髻。原本雷天易还想直接把辫子剪了省事,但是却被王开元和赵鹏拦住了,虽然说他们也觉得辫子有些碍事,但是如果见了的话,他们是回不去清国的。

    但是眼下的刘永成就因为没有注意到头上的辫子而被对方鄙视的,之前那个家丁在这边其实也是受了写气,暗示并没有和刘永成说,因为毕竟当下人的,受气是常事。对于这点小事来说,是没有必要告诉刘永成的。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眼下的刘永成就同样的收到了对方的鄙视。在一旁翻译的转述之后,不光是刘永成,就是他旁边那个家丁都是非常气愤。

    刘永成合适受到过这样的鄙视?虽然说他在刘家只不过是个账房,但是他却是刘家家主的弟弟,不要说是别的那些商人,就是连奉天城知府见到他都是客客气气的。而眼前这个小小的倭夷见到刘永成却是这般态度,怎么能让他不发火呢?

    虽然说刘永成的脾气比他的哥哥刘永胜好多了,但是再见到此般场景还是气愤不已。听到了眼前的倭夷用那样的语气说话,这不是个人的问题,甚至已经上升到了国家的程度。

    原本刘永成就想这样拂袖而去了的,但是转念一想还是忍了下来。毕竟他是来这里做生意的,如果因为一句话就生气的话,还怎么做生意?怎么教下人?

    这就是刘永成和他哥哥的区别。如果刘永胜在这里的话,一定会因为这个倭夷的话而因为在手下面前失了面子,大发雷霆一番。但是刘永成却是可以为了生意而着想,利益的问题在刘永成面前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

    “在下教刘永成,正式从清国来的。我是清国奉天城内最大商团的账房,此次前来贵店是想和店主做笔生意。”

    刘永成平复了一下心情,朝着对方说道。毕竟此次是来做生意的,又不是来吵架的。即便是听了翻译转述过来的话很生气,但是刘永成还是谈到了生意方面。

    而一旁的翻译也是连忙把刘永成的话翻译了过去,因为刘永成雇用一个翻译可是花了大价钱的。而在这个时候没有清国商人过来,翻译的生意也是不好做,于是这个人便好好的把握机会。

    “哦?你们清国人不都是很有钱么?来我们这里不外乎就是丝绸和茶叶的生意。怎么来到了我这个小店了呢?我这里是卖纸的,你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