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不去商铺去集市 (第2/3页)
也是只有个别的地方暂时的停止或者是转到他处,也没有说已下子全部停止的。
“老爷,是这样的,因为就在昨天的时候,倭国的富士山上忽然传来了一阵狼烟,而且持续了将近一个时辰。而倭国的富士山正是如同咱们的山海关一样,只要这边出现了狼烟,那就说明发生了战乱,而且还是很严重的那种。”
虽然说这个人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家丁,但是对于这些事情还是懂得一些的。于是现在他就朝着刘永成解释着宣纸降价的真正原因。
“战乱?难道倭国真的要发生战乱了么?”
听到了这个消息,刘永成一屁股坐到了椅子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真的完了。
虽然说不知道富士山在倭国的重要性,但是刘永成是知道山海关的,那是清国的天下第一关。如果说山海关的城门楼上放出了狼烟的话,那就说明战乱到来了,并且战事已经相当不利,甚至是已经到达关内了。
如果像眼前家丁所说的,在战略程度上等同于清国山海关一样的富士山上冒起了狼烟,那就说明了战乱很可能已经到达了倭国的内部。
虽然说不明白倭国是一个岛国,怎么会发生战乱呢?但是现在事实如此,容不得刘永成半点怀疑。
不过这一点是刘永成非常不愿意看到的,倭国发生战乱危不危险暂且不说,生意人一般情况下已经把这种危险置之度外了。不过要是因为战乱而影响到科考的举行,并且导致宣纸的价钱降低的话,那就太要命了。
此次刘永胜为了打击南海他们的商团,再加上想趁着倭国科考的机会大赚一笔,所以说在刘永成来之前刘永胜告诉他要带大量的宣纸过来。
于是刘永成利用手下店铺的几乎全部流动资金再加上一些外债购买了十万张上好的宣纸和不少的毛笔。为的就是通过这庞大的货物量来打击南海他们的商团。并且趁着科考宣纸大幅度涨价的机会,来倭国大赚一笔,这样一来多少可以弥补一点上次因为人参所带来的损失。
但是现在宣纸的价钱已经降到了与本钱一样的价钱,这样一来别说赚钱了,事实上刘永成他们现在已经赔钱了。
因为走的是海运,所以那些宣纸虽然为了避免被水冲泡而做了一些措施。但是因为海上风浪不断,所以多多少少要被海水打湿一些宣纸。而这些宣纸一旦被海水打湿了,就卖不出去了。
虽然说再处理一下兴许可以用,但是因为是海水的原因,里面有很大的盐分。被海水泡了的宣纸在书写上就与原来有着很大的区别。所以说即便是处理了以后,也是不能按照原来的价钱买了。像刘永成他们这种五钱银子一张的宣纸被海水打湿了之后经过处理就只能当做是普通的宣纸来卖了,甚至是普通的宣纸都不如。能卖上一钱银子一张已经是万幸了。
而刘永成他们此次带来的十万张宣纸一下子泡掉了将近两万张。如果说是平日的河运的话绝对达不到这样的损失,但是这是在海上,所以风浪要比河流大了许多。所以说损失了两分的货物已经是很好了,没有遇到大风浪全部货物都失掉已经是万幸的事情了。
这样一来,两万张宣纸就是一万两银子。还没有到地方,刘永成他们就损失掉了这么一大笔银子,着实时间让人心疼的事。
不过舍不了孩子套不到狼,舍不掉老婆套不到流氓。即便是损失这么一笔钱,但是如果那些宣纸带到了倭国的话,肯定会赚到大笔的钱。这就是刘永胜和现在的刘永成在当初计划好了的。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计划没有变化快,原本设计得好好的,现在因为富士山上出了狼烟而毁于一旦。
“你确定消息是真实的么?无缘无故的怎么会有狼烟呢?”
事到如今,刘永成还是抱着一丝侥幸的念头,希望这个消息并不是真的,而是像上次人参时间那样传出来的谣言。上次就是因为没有稳住而赔了那么一大笔钱,到了现在刘永成一想起来还是恨得咬牙切齿的。所以此时的他不希望与上次一样,因为谣言而再次损失一大笔钱。
“现在这个事情外边已经四下的传开了,不但纸店的老板这么说,街上的那些人都是慌慌张张的。如果光是这些的话,小的还不敢确定,但是现在接到上已经出现了大批的倭夷士兵,不知道是去做什么,但是我在这一路上已经碰到了好几队士兵了。”
这个家丁说得狠毒,作为一个手下,如果有不确定的事情是一定不敢随便下定论的。所以说在没有完全把握的时候,家丁绝对不敢随随便便的就谎报军情。
“先等两天看看再说吧。”
听完了家丁的话,刘永成也知道是真实无疑的了。但是事到如今他也没有办法,只能静观其变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