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白的故事 5.71拜年 伐 战事 (第2/3页)
老丘氏的人不用多说,在丘城里住了一年以上的也不用说,可象花面氏的老大这种人,今年是刚来的,对华氏的礼乐器等已经被熊巫这位大佬强化培训了很多,恶补了不少华氏和丘城的风谷习惯,可我们的长白到他家拜年的时候,花面氏居然还是不知所以然。
华小白可是满脸花开的,头上骑着儿子过来给花面氏拜年。
花面氏居然目瞪口呆,还不知拿些吃食逗华小白的孩子。
后来花面氏倒是很直接的递了个鸡腿给长白,而且明显是刚从某只烤鸡身上撕下来的。
华小白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好在儿子华山不笨,从花面氏手上接了过去,也没客气,啃了两口之后,发现味道实在与家里的相差太远,连声大叫不好吃不好吃,这又让华小白尴尬的不行。
这年头吃食虽然不愁,但浪费可耻人人都知,小华山还是没把手上的鸡腿给扔了。
走的时候,华山华夏等都没有拿到红包,心里更是不喜。
相反,华小白倒是带了大把的红包到花面氏家里拜年,这让这个老小子的十几个孩子开心的很,这十几个孩子华小白也没弄清楚到底哪些是花面氏的儿子,哪些是他的孙子。
说不定还有亲生的孙子。
乱呀。
花面氏是一家人居然是共妻的,玩的是族婚,同家族的人不能通婚,老爸死了之后,孩子们可以分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妈妈们。
总之很乱。
长白送出去的红纸包里包的是贝钱,是可以在供销社里买吃的喝的玩的东西的贝钱。花面氏一家对这个有很直观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个东西比食物还好。
什么时候长白家里最热闹,过年的时候,老部下别的不知,这天他们都知道到长白家里来拜年,他们知道长白喜欢这个。
丘猎狼、红狐、窑、牧、织、易、农等原丘氏的人最多,其他的还有陶色、石、启等陶色一族的,熊苗、田,熊氏一族,水滨,等等
瓜子花生还是有的,坚果不用多说更多,最大的特色还是茶叶蛋,吃了多说好呀。
鸡可真是个好东西呀,人见人爱,这年头吃鸡肉要比吃鸡蛋的少,早先更多的是养公鸡,祭祀用的。
长白到来之后,鸡养了主要用来生蛋,几乎户户人家都有个小的鸡舍,这在建院搭屋时都规划好了。
分房分生产资料有的还配送老婆。
原始**真好,不是原始**,也是原始社会主义,还是原始计划经济。
连华小白自己都感叹自己有本事,原始真好呀。
长白很喜欢这种气氛,和和美美的。
城不象是个城,倒象是个大村子,能住在内城里的人并不多,长白都认得。可今天他认不全,还有很多来自外城的人进来凑热闹。
进城的人都是平民,为了显富或是彰显身份,进城时除了带上全家老小之外,有的还带着奴隶。
平时很多人都因为种种的原因不住在丘城,特别是那些从了军的人,要么在哨要么在村镇。长白崇尚武力,所以军人地位高收入好。
这在丘城里,长老们穿的是绸面,军人们穿的是密织麻衣,奴隶们不用多说粗麻衣,只是颜色各有不周,一眼就能看出,出于卫生考虑,奴隶和军人一律光头,这会军人们大多戴上了兽皮的帽子,所以特别好认。
见了面问声好,这年月表示关爱的方式很简单,那就是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也送上一份给你,若是没有,那送吃食最好。
丘城早就解决了温饱问题,平民家里都小康了,长老祭祀和军官们都能喝酒天天吃肉了,可他们见面还是习惯送吃食。
长白今年打赏都是钱,哈哈,估计明年风气又会改变,出门送礼送钱的会多起来,给吃食的会减少。
初一晚上的时候,长白家里的各色吃食一大堆。长白看着都怕,由奴隶们分了类,都赏了下去。
怪不得有人说,长白家里的奴隶过的比平民家日子都好呀。
这里的民指的是仆从民,人民的民已经是人的概念,有名有姓了,仆从民很多还没有姓。
民字是怎么来的,早先的民就是奴隶,这字最早就是一个被扎瞎的眼的图案。
真正只有长白的出现,才给了这个民新的定义呀。
年这个时节选的真的是好,家田里也没什么活,今年雪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最担心的倒是丘牧。
丘牧怕圈里的那些兽会有冻伤,另外,骑兵的马圈也成了重点关注的对象,可是狼桃他们并不担心,当年北上时,好象遭遇的风雪要比大荒原厉害的多。
“花面氏也收了,大水氏那边也看了,奴和民都多了不少,大荒原米粮肉食是够吃,城也筑的差不多了。”长白这话好象说了一半。
“长白,大湖里出鱼,那可是比大河里好捞。”
这是共识,上回他们去海边走了趟,也没少在大湖里捕鱼,那湖里的鱼还真是没的说的。
如今华氏会养鱼,这本事已经传到了大湖里的水氏那。
“花面低之西南有象氏,逐象而居。”花面氏的老大现在还没有资格来参加这种会议,若是他来了,可能能提供更多的消息。
“有大湖,吃鱼不愁,田里产的,发个大水可就没了呀。”禾苗这话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