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大圣的毫毛 (第2/3页)
这计较得失和贪多的臭毛病便显露出来。虽然康摩言也知,细算下来该是自家占了便宜,可作为一名后世之人,本就有许多不满足,时日一长,慢慢便觉得自家有些吃亏,伺候猴头也不尽心起来。
想那猴头也不是糊涂人,眼见果品的质量不断下降,哪里不明白康摩言的心思,但这猴子生来骨头就硬,自然不会做出妥协的勾当,一蛇一猴竟然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心照不宣的暗杠起来。
直到有一日,康摩言忽然脑筋一转,开了窍,想起行者身上还有个大便宜可捞,便立马换了态度,把上好的果子供应起来。
但他每次去见行者,总要伸出尾巴,在猴子身上磨来磨去,虽然他也觉得这动作有些恶心,可与即将获得的好处相比,恶心一下又能如何?
康摩言瞄准的,是猴子身上猴毛。
日后,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会从玉净瓶中摘出三片杨柳叶,赠与行者,化为三根毫毛,有鬼神不测之变化。而在五行山之时,猴子一不唤作行者,二无三根毫毛,康摩言能打主意的,也只有他身上天生的八万四千根猴毛。
这些猴毛,虽无千变万化之能,却有化身猴兵的变化,西游记中,行者不止一次拔一把毫毛,在嘴里嚼碎了,往空去喷,变化作千百小猴,来帮自家助战。这些个猴毛有如此能耐,足以让康摩言眼热不已。
但康摩言不敢真个像猴子拔毛一般,一把一把往下撸,他本身又无灵活的手指揩油,只好用尾巴一下一下蹭着,偶尔蹭下个三两根,赶紧当宝贝收好。如此一来,月月蹭,次次蹭,也不知过去多久,竟有了千把根之多。康摩言瞧那行者,已有许多不耐之色,加之他自家也十分不喜这种动作,便收了心思,不再去烦猴子,转而将这千多根毫毛揉成一颗拇指大小的毛团,也无处去藏,只收在自家水蛇的牙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