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第五十四章 经济战争 (第2/3页)
到酿酒器具一样嘛,可以以此论推。”
诸葛亮哈哈大笑,于是解除了这个命令,将藏匿酿酒器的百姓全部无罪释放。虽然诸葛亮拿出部分军粮来赈济灾民,使得百姓有所归心,但是也推迟了他大军北上的时机,让曹军更有时间加固工事。而且这段时间,其实边境上也不平静,频繁爆发小规模战争,其中有些居然是因为食盐引起的,主要原因就是曹军治下和诸葛亮治下对食盐的政策不同。
过去西汉初年时对盐业实行自由经营的政策。等到了汉武帝时,数次征战消耗了大量的国力,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打击当时的工商业者,汉武帝下令实行盐业由国家垄断经营,并设立行政机构具体管理。在中央于大司农治下设立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经营事业,与地方各郡县设立盐官经营盐业产销。
当时盐官营的方法就是: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就是募民自备生产费用煮盐,政府提供主要的生产工具牢盆(煮盐用的大铁锅)以间接控制其生产,产品由官府收购。民私自煮盐要受到釱左趾的刑罚,工具有产品没收入官。
盐业官营虽然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抑制商人势力,改进与推广先进技术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亦不免带有官营事业共有的弊病,如不少铁器质量低劣,规格不合要求,价格昂贵,还有强迫人民购买及强征人民作役的弊病。
昭帝始元六年(前81)盐铁之议时,贤良文学曾对盐铁官营大加攻击,但事关财政收入,除罢关内铁官外,盐铁官营并未废止。汉元帝初元五年(前44)盐铁官曾与齐三服官、常平仓等一同罢废。永光三年(前41)又因财政困难而恢复。王莽行五均六筦,盐铁官营亦是其中内容,到地皇二年(22)废除。
曹操、曹铄控制范围较广,得到了沿海地区晒盐的秘方,在海边建有多处盐场,食盐产量充足,加上又有井盐、矿盐的补充,不但能够满足百姓的需要,还可以出口各地。加上曹操、曹铄还要满足各世家大族在商业上的需要,所以曹军对盐业的管理不算过于严格,实行国家专卖为主、民间私营为辅的政策。
而诸葛亮、法正等人却没有曹铄如此从容。虽然益州自古就产盐,但是受困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水平,产量一直不高,刚刚满足各地需求而已。加上当时诸葛亮害怕食盐紧缺对市面造成不利影响,故而对盐业一直实行公营,并设立专项官员来加强管理。这样一来,盐业专营为益州官府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可也给百姓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益州的官盐里面一斤里就要掺有三两沙子,而且价格很高,老百姓怨声载道,可是冲在这官盐的重利份上,诸葛亮一直不舍得加以改革。于是就促进了食盐走私业的发展,许多彪悍之徒悄悄从曹军治下买来食盐,然后贩卖到蜀地谋取差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