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第九十四章 长驱直入! (第2/3页)
道。不过想想关平小小年纪,就为了处理政事累出来白发,关羽最终还是点了点头,立即派出信使,连夜前往关平那里传令。
等到第二日一早,关羽留下马良协助关索指挥大军,自己带着寇封等人,领着一万精锐士兵悄悄离开。等离开盖竹守军视线后,关羽留下百余精锐骑兵封锁消息,命令部队打出旗帜,大张旗鼓地前往大潭。
很快,潘璋就得到了消息,关羽率领精兵一万,即将进入大潭。潘璋心中暗笑,哼,一万士兵,纵然都是精锐,又有什么用处。我只要带着临海、建安两军死守大营,关羽能耐我何?等击退了关羽的进攻,我再携大胜之势攻击大潭,那大潭城已经被朱桓耗没了守军,必将被我一共而下。朱桓啊,朱桓,你真以为我会将你官复原职?我处心积虑的并吞部队,可不是为了给你打拼等我把这十万大军牢牢控制住,再击退了关羽,就可以转身威逼朱然,到那个时候做个江东侯,也不是不可能的。
“报”斥候这时跑进帐来,对潘璋匆匆行了一礼,大声说道:“禀告将军,关羽所部一万人,已经来到我军大营前。”
潘璋挥了挥手,“好,仔细侦查,若立大功,我定厚厚封赏”见那斥候离开,潘璋随手取过披风,系在肩上,手扶宝剑走出大帐。大战将至,他要到望楼那边去看看情况,不能憋在这小小的帅帐中。
少顷,潘璋站到望楼之上,就见关羽率军绕过自己的大营,径直扑向朱桓方向。怎么可以,你关羽也是一时良将,怎么可以冒着腹背受敌的危险去攻击朱桓?你有没有念过兵书啊,你懂不懂策略啊?你怎么可以这样?
潘璋抱怨归抱怨,可是拿关羽却没办法。自己留下战力较弱的临海军、建安军,本来是打算用坚固的工事来抵挡关羽的进攻,却没想到人家关羽根本不理他,直扑朱桓大营。如果主动出击,虽然有夹攻关羽的好处,但是工事都没了用处,而且士兵们的战力不足,不一定能攻破关羽的防线。但是如果不出击,可自己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的威信可就没有了,而且那朱桓部士气低落,很可能被关羽一举击败。真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就算是保住临海、建安两军又有什么用处?
潘璋咬牙下令道:“建安军留守营地,临海军随我出击咱们与朱桓呼应,定能将关羽一举击败”
……
就在潘璋想尽办法做着战前动员的时候,关羽也领军冲到了朱桓营外。还没靠近,就能够闻到朱桓营中的尸臭味,还有那焚尸后的糊味。在这样的气味下,朱桓营中的士兵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朱桓又打又踹,好不容易才集合起一万人马,剩下的一万士兵就四处乱窜,甚至还有士兵丢下了兵器,跪倒在地,乞求着关家军的仁慈。
朱桓再次狂喷一口鲜血,最近他吐血的密度越来越大了,他怒吼着:“给我顶住,给我顶住”
士兵们苍白着脸,哆哆嗦嗦地握着兵器上前,很快就被寇封率领的前锋击退。朱桓不断地组织部队反击,却不断被寇封击败击退。如果不是关羽率领三千士卒一直没有投入战斗,朱桓根本就撑不下去。而且朱桓在反击过程中悲哀地发现,就连寇封也没有投入全部七千人,而是以五千人紧守半边营寨,以两千人不停地反击。朱桓也是明白人,他稍微一想,就知道了关羽、寇封的打算:坏了,关羽的胃口太大了,他不仅是盯着自己,而且还想要攻击潘璋派出的增援部队
朱桓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命令部队,派出信使,提醒潘璋。他还没有下令,就有部下欢喜地冲到他跟前,“将军,将军,潘璋将军亲自率领援兵来增援了”
什么?唉如今之计,也只能是拖住那寇封,为潘璋全歼关羽所部创造机会了,希望这一次夹击能够见效。朱桓不顾满头的大包,带上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