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第八十七章 前哨战,朱桓对关兴! (第2/3页)
要出战,但谁也不想跟他一起出击。因为万一打赢了,那大家都会说是朱桓骁勇善战、潘璋有识人之明,自己这些助拳的也就是些衬托红花的绿叶;可是一旦打输了,那朱桓也就是个年轻冒失的罪过、潘璋是为了锻炼新人情有可悯,大家就会评论道:都是这些跟风出击的扯了朱桓后腿。
所以朱桓连续叫了数声,知名的武将中并无人响应。倒是护军浩周、军司马东里衮(东里是一个复姓),年轻气盛,也不考虑太多,被朱桓一激,两人便上前赞道:“朱桓真猛将也,我等二人愿意助你”于是两将各持铁枪,随同朱桓一起出击。
却说关羽在营外看了半响,将潘璋营中虚实看了个一清二楚。虽然潘璋七军声势浩大,但是这七支军队配合并不是多么默契,关羽多次看到他们的巡逻部队出现重叠和空缺的现象。而且越是距离孙绍、陆逊近的郡县,其倾向性越是强烈,比如潘阳军和会稽军两支部队,甚至向彼此派出了警戒哨,划定了警戒线,火气味道十足。潘璋似乎也看出了两军的不合,将他们分别布为左右翼,以中军将其隔开,以免两军出现斗殴内争现象。
关羽有充分理由相信,一旦上了战场,这两支军队之间的配合肯定会出问题。而且关羽对潘璋此人也多少有了个了解,这个人属于谨慎型的智将,不会贸然行动,也不然他肯定不会对关羽这支小部队置若罔闻。既然了解了虚实,关羽也不愿意在此浪费功夫,于是下令回营。他们正调转马头,突然听到潘璋营前有人大叫:“关云长休走”
关羽微微一笑,这潘璋军中倒是也有个有血性的,他回过头来,见对面营中冲出三员小将,身后跟有数百名劲卒。此时关羽身边只有百余人,面对数百名敌军,大家却毫无怯色,因为关羽关云长的名头实在是太响亮了,有他在,纵然是面对千军万马,大家也都心有底气。众将纷纷上前请战,关羽还没有说话,那朱桓已经领着浩周、东里衮冲到关羽面前,大声叫道:“哪个是关羽?待我朱桓朱修穆将你生擒”
关兴恨其对父亲无礼,于是不待关羽将令就猛拍战马冲了出来,口中怒声叫道:“朱修穆太过无礼,且看我关兴关安国教你作战”于是挥舞着自己手中青龙大刀,冲了上来。
那朱桓其实也知道自己与关羽武力相差甚大,真要是沙场竞技自己必输无疑,但是朱桓倒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是关羽自恃身份,对敌人傲慢轻视,轻易不会与自己这个小辈计较;二是那关羽左臂受伤,近期更是听说他左臂用力过度,伤口再次迸裂,这样一来关羽运刀不便,战力大减;三是营寨中十万大军竟无人敢于出击,自己只要是露面,不论成败已然是胆气过人;四是潘璋正在整编部队,自己并无多少名气,如果不抓住这丝机会,那自己的出头之日还不知道要等到何时。
有了这些考虑,朱桓自是不怯场,他正等着表现呢而且表现越好,自己得到的好处越多。于是朱桓狠踢战马,快速迎了上来。一边上前,他还一边大声叫嚷:“关安国是何许人?我朱桓从未听过”
其实关兴这时也已经闯出了偌大的名头,但是两将斗战,自然无所不用其极,朱桓希望用自己的言语来激怒关兴,让他不能够正常发挥。事实上,朱桓的话确实是激怒了关兴,关兴也没有正常发挥,不过人家这次是超常发挥了
关兴暗暗发誓,定要将这小觑自己的家伙斩于马下。关羽的青龙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关兴的气力虽然跟不上自己的父亲,但他惯用的青龙大刀也有四十六斤重,远比朱桓手中的铁枪要沉得多。单论力气关兴已经压了朱桓一头,更何况他还有关羽这个超级名师教导,论其综合实力来要比朱桓强上许多。两个人各使刀枪斗了三十余会合,朱桓已经显露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