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第七十章 做人当如曹孟德! (第2/3页)
后,曹铄立即用它来刊印义父曹操刚刚写出来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将此全文印各部队,组织士兵认真学习领会精神。曹烁觉得曹操的这篇文章回顾了统一中国北部的过程,表达了作者以平定天下、恢复统一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文章写得坦白直率、气势磅礴,充满了豪气,充分表现出政治家的气度和见识。认真学习这篇文章,对于提高全军的思想境界很有帮助。
文章大意如下:
“我被举为孝廉时,年纪还很轻,自以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人士,唯恐被天下人看作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我。因此我在济南任国相时,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那些朝廷的权贵。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最后义愤填膺,托病还乡了。
辞官之后年纪还轻,返回家乡,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书房,打算秋夏读书、冬春打猎,只希望老于荒野、不被人知,但是这个愿望最终还是没有能实现。为了报效国家,我还是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呵呵,这就是我当时的志向。
然而很快就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这时我组建子弟兵,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讨伐董卓的战役中,打了许多仗、吃了不少苦,总算是还有一点成绩。我的义子曹铄那时年龄尚轻,从小就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他完成了我的一个梦想,那就是披坚执锐,为我大汉守卫边关,在并州重现大汉威仪,使四方蛮夷都受到大汉教化。当我不能出征的时候,子烈毅然接过我手中的战枪,为我大汉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作为大汉军政议事会委员长的我,虽然不能出征立功,却也为我大汉重振朝纲、再现威仪做出了我力所能及的贡献。
今天我说这些,好像很自大,实是想消除人们的非议,所以才无所隐讳罢了。假使国家没有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霸呢那样战乱频,还不知道会有多少累累白骨遗落沙场,令人扼腕叹息啊
如今的大汉百姓,有着从来没有过的权利,享受着国家强势所带来的好处。如今的大汉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我大汉公民的天下现在虽说不是路不拾遗的盛世,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治世,成为一片乐土
从前燕国的乐毅投奔赵国,赵王想与他图谋攻打燕国。乐毅跪伏在地上哭泣,回答说:“我侍奉燕昭王,就像侍奉大王您,我如果获罪,被放逐到别国,直到死了为止,也不会忍心谋害赵国的普通百姓,何况是燕国的后代呢?”秦二世胡亥要杀蒙恬的时候,蒙恬说:“从我的祖父、父亲到我,长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