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第十七章 孙策拔剑(上) (第3/3页)
刻孙策并没有公然反抗曹,诸葛亮便对孙策使用了激将法。他对孙策分析当下时局,大声说道:
“如今天下一混乱,曹军一军独大,将军在江东起兵,而刘徐州(对刘备的尊称,他曾担任过徐州牧)则在汉水以南集结部众,意图与曹军抗衡。如今,曹军占据中原及北方大地,更击破荆州防御,迫降刘综,风头一时无两,声威震动四方!
英雄豪杰难有用武之地,刘徐州不得不撤退南下,期盼着将军的增援。将军如果能够以江东之力,抗衡曹铄大军,就应该早日与曹断交;如果不能,何不早日命令军队放下武器、归降曹铄,免得延误,引发曹铄不满。
如今将军表面上服从所代表的中央政权,内心却在三心二意,不免得罪曹铄,引来大祸临头。”
孙不满诸葛亮的说法,便故意反问他道:“按照你的看法,你怎么不劝说刘徐州投降啊?!”
诸葛亮暗一笑,激将成功了,他用鹅毛扇微微一挡自己的脸,然后大声说道:“将军不要欺我,我自小就听人说,田横只是一个齐国的壮士,尚且能够坚守自己的大义,不肯屈服,更不肯忍受屈辱。
何况刘徐州贵为大汉宗室,又有盖世英才,被天下人敬仰。如果他成就了大事,那只能说是天意,他怎么可能来当曹操的部属,他怎么可能来做曹铄的爪牙?!”
孙策勃然大怒,你什么意思,刘备一个编草鞋的都有高远志向、都有不屈服于敌人的气节,我孙策身为堂堂乌程侯孙坚的长子,怎么能做曹的爪牙呢?你也太看不起人了吧!
于是孙策怒声说道:“我孙策贵为侯爵,更不能将大吴天下、十万士卒拱手交给曹铄!(大吴天下,指吴王夫差时的疆域,孙策一直以他为榜样)。我肯定会奋起抵抗,也会努力帮助刘徐州抵抗曹军。但是,刘徐州最近屡受挫折,他还有能力担当重任吗?”
孙策也挑衅地看着诸葛亮,不料诸葛亮却哈哈大笑,大声说道:“将军放心好了,刘徐州虽然确实是在长坂坡被曹铄大军击败,但是主力犹存!
关云长将军麾下尚有一万精锐,而刘琦公子手下也有万余士卒,何况我家主公自从竖起反抗曹的大旗后,就得到了四方义士的推崇,各地豪杰不断来投,如今已得万余精锐(这是诸葛亮适当地吹牛,他倒是整编了数千溃兵,不过一时之间,根本就上不了战场)。
如今我家主公正在樊口、夏口两地练兵,不停操练这三万精锐士卒,随时准备与曹军决一死战!”
听到刘备尚有三万士兵的消息后,孙策欣慰地点了点头,但是据他所知,曹军此次南下可是动员了数十万的主力部队,敌我力量还是很悬殊啊。孙策沉默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idia,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