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六章 高句丽的灭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十六章 高句丽的灭亡 (第2/3页)

这么白痴地问题。亏你能问得出来!你也不动脑袋想想。高句丽士兵用来打游击战还行。正规正地城市守卫战你能打得过人家汉军吗?

    只要拖延时间。以过去他对汉军地了解。对方主将很可能找一个大石头刻上几个字。然后就撤退了。即使汉军不立即撤退。等到出击玄郡地大军回来后。高延优也可以不断地与汉军周旋。直到让汉军失去了耐心。匆匆册封一个土王就班师回去。这样地例子在汉人地历史上实在是太多了。

    又有人傻乎乎地开问:为什么不向西走跟大军回合呢?向南走这不是越走越远吗?

    高延优恨不能抽他你一耳光。你当人家汉军是白痴啊?他们能不提防吗?要不是及时派出信使。高延优敢保证自己在玄菟郡地大军绝对得不到国内地消息。希望大军地统帅夏瑶能够顺利回师吧。

    夏瑶是公孙康的部下、望平的守将,当日听闻曹军斩杀公孙康以后,他并没有像杨祚那样为公孙康哭上几声、祭拜一下后就投降,夏瑶立即带着万余守军投靠了高句丽。正是在他的指引下,高句丽大军才避开了过去公孙度设立的壁垒,成功攻占玄菟郡大部。

    高延优有功必赏,升任他为都督,掌管玄菟郡内大军。这也是高延优的聪明之处,如果任命高句丽武将,万一他和高拔奇有旧,那么整支队伍可就危险了。高拔奇可以用高官厚禄收买他们,然后带着他们杀回了国内,这年头,造反可比老实当兵的回报高。但是,任命一员汉将为主帅,而且是

    仇视的汉将,这三万大军就不会出什么变故。即使,两倍多于他的兵力也能压制住他。

    夏瑶收到高句丽国内有变的情报后,本想立即选择从玄菟郡内撤军,可是曹军不断对他进行骚扰,大军无法安然撤出。

    夏瑶知道曹军的目的就是延误他回军的时间,夏瑶更知道自己统军的基础就是高延优为王。如果自己再不立即回军与高延优回合,只要被曹军操纵的那个高拔奇大手一挥,自己手下的高句丽部队就会土崩瓦解。

    可是夏瑶更不敢单独带领汉军突围,毕竟从襄平传来消息,曹铄已经免除了辽东郡的口、算赋,并免除辽东郡汉民两年的赋税,免除各项杂役。消息传到的当晚,汉军中就出现了逃兵。夏瑶可不敢带着随时可能倒戈的汉军与曹铄作战。

    所以夏瑶左思右想,命令自己的一个亲信校尉率领七千汉军留在高句[(玄郡之所所在),命令他想办法拖延十天时间,十天之后,他可以内撤回高句丽或者投靠汉军。夏瑶自己带着自己的三千铁杆心腹汉军和两万多高句丽部队开始向高句丽进发。

    他对高句丽部;训话道:“士兵们,我知道你们当中有人可能同情那个高拔奇王子,可是这里是军队,我们毕竟吃的是高延优大王提供的粮食,拿的是高延优大人发下来的钱财。

    我是汉人,最了解汉人的惯。如果你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