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收服青州黄巾(下) (第2/3页)
暗自庆幸自己的选择,却不知道俺都是剽窃后世的经验。两个人交头接耳一番以后,点头同意了。大事一定,剩下的都可以由官和他们决定的。不过要快,因为大家一定达成初步的共识,徐和也和我交了底,黄巾军中已经只剩下三天的存粮了。
就这样,仅仅两天时间,我们已经达成了一系列协议,这已经是罕见的高效率了。清点黄巾部队,一共有一百万零四千七百八十五人,其中老丈十七万零六百人,老妇十八万五千七百六十人,青壮男子二十五万一千六百九十七人,青壮女子十九万六千七百八十二人,少年(包括孩童)二十万人。
从中选拔经过训练的精锐十万人,分十军,每军一万人,号称“青州兵”;剩下的以户为单位进行分配,五十户为一队、两队为一屯,每个屯子就是一个小村子,进行屯田。这些个小村子周围大都有接近五六顷地,只要用心劳作,刨去上交的公粮外,剩下的粮食就足够他们嚼裹的。每个村子都建一个小型的粮仓,负责存储种子等;配发五头牛(如今还没有着落,正在通过那些大户从别的地方置备),及数副铁制犁具。村中有参军的,其家眷由村子统一照料,有所照顾。要是都把这些措施讲出来,非要讲一天不可,现在就略过不谈。由于安置黄巾家眷需要大量耕地,所以这些村寨大都安置在黄河南边偏远的地区,和那些个大城市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相比于安置黄巾家眷工作的琐碎,对黄巾的编工作倒是非常顺利。因为我军加上张邈、鲍信等盟军的部队,不足两万五千人,为了以后不出现喧宾夺主的事情,只允许黄巾保留十万人的部队(一般,官军和黄巾的战损比在1:4左右),剩下的除屯田外,一律遣散。绝大部分的黄巾士兵,其家眷大多被妥善地安置,所以对我们的安排并没有意见,听从我们的安排,参加选拔;剩下大概有五万的黄巾士兵,他们要么家眷留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