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第2/3页)
,这种市场,本身是由官方开办,也由官方掌握,每次,与草原民族之间的互市,对于敏感的军事物资,如粮草、铁器,那都是限量交易,严格控制,毕竟汉朝朝廷上的大臣们也不都是傻瓜。但官方的这些深谋远虑,老百姓不知道,又或者,这些商人们心里知道,却假装不知道。从来都是物以稀为贵,越是限制出口的东西,走私所获得的利润就越大,当利润达到百分之百以上的时候,这些商人就会无所忌惮,疯狂的向草原上走私各种铁制品,当然,他们也弄不到军方的制式武器,所卖出去的铁制品,都是以铁锅,铁铲,铁锤等等民用物品的形势,但鲜卑人将这些东西换回去之后,立马就把这些铁器回炉,而后打造兵刃甲胄。
可以说,所有强大起来的草原民族,背后都少不了一群群数典忘祖,丧尽天良的汉奸商贩。此时娄乞部手中的兵器,一半是他们通过侵扰汉朝边境,在与汉朝军队交手战胜后所缴获的战利品,另一半就是通过汉朝商队走私过来的铁器回炉锻造而成的。刚才向宜君县射出的那些箭矢,也是一半一半,一半是劫掠来的军用箭矢,一半是他们自己制造的箭矢。一千五百人,连续三波发射,那也是将近五千支箭,五千支箭,就是娄乞部半数以上的存货射完之后,效果却令迷吞十分的不满意,毕竟这弓箭齐射对于鲜卑人来说,那已经是杀手锏一般的手段,尽管对城头上的守军造成了一定的伤害,但这个伤害程度实在难以令人满意,迷吞也看见了,在弓箭发射之前,汉军似乎提前做好了准备,这就说明这些汉军的指挥者并不是个饭桶,相反的,还相当的老练,尽管不知道一开始他为什么表现的那么拙劣,可现在他就是迷吞的大敌。
如果,像刚才那样的弓箭齐射,能再来上**次,那何涛便是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招架,但幸运的是,娄乞部没有那么财大气粗,迷吞心里倒也想跟刚才一样,好好的爽一下,但他的存货就那么一些,已经用了一多半了,要是还继续这么折腾,用不了几次,他部族中的这些家底儿可就全搭进去了。当然,如果是无牵无挂的人,拼了这日子不过了,倒也能舍得这些箭矢,奈何迷吞可不是一个无牵无挂之人,他身为娄乞部的首领,无论如何都要为本部族考虑,娄乞部日后还要在这片草原上立足,要是将这本就不多的家底都给搭进去,那日后,难道要娄乞部的人都仰人鼻息的生活吗?
箭矢的缺乏,让迷吞无法狠下心来,继续发动弓箭远程打击,没有办法,只有继续采用人梯攻城的方法进攻,此时娄乞部的兵马已经进攻了两次,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什么事情都是再一再二不再三,到了这个时候,娄乞部的士兵们都已经格外的疲惫,这个疲惫不止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鲜卑人虽然勇猛善战,但毕竟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妻儿老小,心中也有牵挂,刚才凭着一股血气之勇,不计生死的攻打宜君县城,但连续两次攻打不下,在同伴的鲜血和宜君县城那高高的城墙面前,这些人都从心里往外,感觉大无比的疲惫,所以,第三次攻城,鲜卑人这边明显的不在状态,不管是冲锋的阵型,还是攻城的动作,都开始出现迟滞,散乱,何涛那是懂兵的人,久历战阵,别的不敢说,查看敌情的本事他还是有的,他一看鲜卑人这次攻打过来的那股精气神,就知道,对方已经是疲兵了,只要这次攻击再被击退,那么对方就再也无法发动第四次进攻,唯一的出路,就是暂停攻城,整顿兵马,恢复士气,以图再战。
何涛的估计没错,迷吞这边的确已经到了筋疲力尽的地步,如果说,迷吞手下有几万人马,那么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攻城战,哪有单凭一支部队来回折腾的,必须要有几支部队,轮换着攻打,这样,同一支部队攻城的间隔时间比较大,将士们也就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整。但迷吞这次的情况特殊,他手下,就自己娄乞部的这不到三千人马,反过来复过去就是这些人,你说怎么轮换?所以他只能是一次次的把同一支部队派上去,那士兵们能不累吗
这个时候的迷吞,心里面充满了迷茫,他本以为攻打宜君县城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没想到事情到了现在,竟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这汉军的指挥官,很明显是个通晓兵事的行家,可既然有这等人才在城中,上次自己到宜君县来侵扰,杀掠了几万汉人,而且就是在这宜君县城下发生的,当时怎么就没有一兵一卒出城救援呢迷吞虽然是娄乞部的首领,但论起肚子里面的花花肠子,是个迷吞加起来,也比不过一个朱勇当然,现在迷吞也已经没有力气再去纠结这件事,他的当务之急,是决定下一步,自己部队的行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