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2/3页)
说过,你们骨颜部去攻打黄陵县的时候,那黄陵县的官军,竟然对你们的兵马还有当时城下的汉朝百姓进行无差别的攻击,致使你们骨颜部出现了伤亡,而城下的百姓,也多有丧命在守军弓箭之下的。这说明什么?要知道,就算是我们鲜卑人,也不会轻易地,对我们自己的子民下毒手,那汉朝号称礼仪之邦,素来讲究仁义,但却做出这等暴行,为什么?以我的推断,无非两种可能,一种,是黄陵县的官员,本身就是残酷好杀之徒,性情暴虐,视人命为草芥。但从我们所掌握的情报来看,那黄陵县的县令和县尉,似乎之前并没有这样的劣迹。那么就只有第二种解释,那就是黄陵县有不得不守住县城的理由。他们可以不管城下百姓的死活,但对于丢城弃地后,自己所面临的处境,有着很清楚的了解,知道如果丢失了县城,他们的性命,家族都将不保,所以,才会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牺牲平民,也要阻挡我们鲜卑人夺取县城。这样的人,也是有担当的对手,我们如果攻打黄陵,那也将会遇到十分剧烈的抵抗,刚才我说了,我们缺少攻城器械,如果强攻,那就得用咱们鲜卑勇士的性命去填,到最后,即便把黄陵给攻打下来,咱们的损失也会十分的巨大,这可说是得不偿失,如今是用人之际,每一个鲜卑勇士的性命,对于我们都是宝贵的,所以,我不能用将士们的伤亡,去换取汉人的城池”
这番话,说的十分恳切,花涂一听,是心悦诚服,心说,罢了,毕古塔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智将,这本事比起我来,要强着太多,我原来,还觉得自己算是草原上的智者,深通谋略,但今天一比,我就是白给啊看来,有此人指挥我骨颜部的兵马,我这心就可以放下了。他也不再提出反对意见。
这两个人熄了火,其他人就更没有什么可说了,听命行事便是。于是,毕古塔传下令箭,分派兵马,以娄乞部迷吞的本部两千兵马为前队,乌古罗、花涂,各带本部兵马为侧翼,他自己统帅拓跋部八千精锐为中军,大军启程,奔袭宜君县城。这宜君县城,离着拔拔部的驻地大概有三百多里路,如果催动兵马赶路,那差不多是一天的路程,但毕古塔考虑,这次攻打宜君县城,要突出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因为自己这边的工程器械不多,如果强攻城池,那一来是耗费时间,二来是损失巨大,如果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来到县城之下,突然发起攻击,那么依照那宜君县令的性格,恐怕会立马丧失所有的抵抗勇气,到时,自己这边就能轻松的攻占县城了。因此,毕古塔传令三军,控制行军速度,保持战斗力,在明日午时,赶到宜君城下,大军不扎营,不休整,到了直接攻打县城
如果一切都如毕古塔所想,那达成目的,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得不说,毕古塔确实是能够准确的把握人心的将领,古代的智将,大多数都是心理学专家,像诸葛亮、周瑜、司马懿这些人,一个个都是能够摸透敌人心理,并能利用对方的心理,一步步设下圈套,将对方引入绝路的牛人,他们所创造的那些经典战役,其实都是心理战的典范,比如诸葛亮草船借箭,就是号准了曹操的脉,知道按照曹操的性格,在大雾弥江之时,肯定会求稳妥,担心有埋伏,所以不会派战船出击,而只会在江边采取弓箭退敌的防御手段。还有华容道,知道曹操熟读兵书,通晓阴谋,所以故意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曹操的性格和心理,将他引上华容道,若不是关羽将私谊放在了公心之上,曹操没准就得提前退出历史舞台。
毕古塔是鲜卑族的智将,所以也很注意对对手心理、性格的把握,他详细的收集了上一次三个部落攻打三县的具体情况,从中摸索这三个县的高层的心理,其中,唯有宜君县的县令朱勇,性格懦弱,没有担当,胆小如鼠,最容易被攻心成功,只要一举突破他的心理防线,让他产生万事皆休的念头,那么他即便不会弃城投降,宜君县的守军也将群龙无首,变成一盘散沙,从而被鲜卑军轻易攻破。
毕古塔所料所想,其实大体不错,真要是让他发动突袭,宜君县还真会如他所想,很快陷落。但有一件事,毕古塔没有料到,那就是汉军的情报收集能力。刘宇集团的情报网络,此时随着刘宇所管辖地盘的增大,也在不断的扩张,不但在整个汉朝版图内的主要战略城市中布有完善的情报网络,而且触角也已经伸到了草原之上,尽管不如汉境之中的完善,却也能刺探到重大情报。就好像这次拓跋部援兵来到,拔拔部、骨颜部、娄乞部三部联合,这种大事,在拔拔部的势力范围内,已经有很多人知道,自然也瞒不了刘宇集团的探子,而这次联军出动,雍州的情报网络也很快有了反应,而且,根据鲜卑部队行进的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