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二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二章 (第3/3页)

中的公子小姐结jiāo,耳濡目染,加上她的绝顶聪明,对政事上的见解并不低,刘宇把这些事情说了出来,蔡琰仅仅是有些惊讶,但静心一琢磨,就nòng明白了这其中的利害得失,于是,她对刘宇道:“王爷,您请安心的出征,家中的事情,妾身自然会打理妥当,决不会出现让王爷在前方分心的事情。”

    听蔡琰这么一说,刘宇顿时安下心来,分别在即,又与爱妻依依惜别,两人自有一番亲热,不必细说。等到了第二天,兵马齐备,将士振奋,因为都是骑兵部队,营地不在长安城中,所以刘宇早早来到长安城外,当初周亚夫屯兵之所,名为细柳,现在是卫戍长安的各路兵马安营扎寨之所,在校场点起兵马,高张大旗,两万jīng锐,浩浩dàngdàng离开长安,赶奔雍州北部重镇——冯翊郡。大军催动行程,晓行夜宿,暂且不提。

    再说鲜卑各部入侵雍州,受灾最大的,就是冯翊郡北部的洛川、黄陵、宜君三县,这三县正好与鲜卑部的领土jiāo界,往年和平光景的时候,这三县的百姓,和鲜卑部民的关系,有还不错,大家互通有无,做买卖,和气生财,三县百姓觉得,这些化外蛮夷,虽然相貌奇特,遍体黄máo,但说话做事,也还算实诚,跟汉族处久了,他们也学习汉语,大家沟通起事情来也更加方便。哪知道中原战事一起,这些鲜卑人竟然化身虎狼,荼毒三县百姓。

    其实这次侵入冯翊的,只是鲜卑的几个部落,都属于西部鲜卑。要说鲜卑人,历史还是相当的悠久,据说,这个民族的渊源,能够追溯到西周初期。根据《国语?晋语》记载,周成王平息商纣王之子武庚的叛luàn后,来到歧阳也就是岐山以南,大会天下诸侯和四夷君长,鲜卑就在被邀请之列。不过呢,在当时中原人心目中,鲜卑和楚都是被排除在蛮夷之族,不能上台参与会盟,只能替大会守护拜祭山川与神灵的火堆。

    到了东周七国争雄,秦国一统天下时代,鲜卑族活动于大兴安岭中部与北部,属于燕国治下,当然,燕国也没把他们当回事,蛮夷吗,不通教化,对燕国的国力也没有什么帮助。秦、汉之际匈奴灭东胡,乌桓、鲜卑并受匈奴役属。后来汉武帝大败匈奴,徙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鲜卑人随之南迁乌桓故地饶乐水流域,一部分)则南迁至呼伦贝尔草原。东汉初,乌桓内迁,鲜卑又因之迁到五郡塞外。北匈奴西迁,鲜卑进至匈奴故地,吞并了匈奴余众,这才逐渐成了气候。

    等到了东汉末年,汉桓帝的时候,鲜卑经过檀石槐统一,檀石槐死后又经历了分裂,形成了东、中、西3部鲜卑,各置大人率领。其势力“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尽有匈奴故地。此时,鲜卑族中有能耐的人也有不少,如步度根、轲比能等首领,各拥所部,有十数万之众,在乌桓部族被刘宇统领的东汉王朝军队打得元气大伤之后,鲜卑族就成了北方草原上活动的最大势力。

    现如今,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鲜卑部落,这三部鲜卑共商,决定成立鲜卑部落军事大联盟,由三部鲜卑中的大世族共同派出人员处理重大的军政时间,这个联盟之中,东部鲜卑有四位大人分别是弥加,阙机,素利,槐头;中部鲜卑有三位,分别是柯最,阙居,慕容;西部鲜卑,则是有五位,分别是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总共十二位部落大人,共同协商鲜卑族的军政大事。

    这三部鲜卑之中,西部鲜卑人员最多,地盘最广,毕竟从内méng古草原往西那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最适合游牧民族放牧生存,不过呢,正因为西部鲜卑是最纯粹游牧生活,在整体的实力上,反倒比不上中部鲜卑和东部鲜卑,这两部鲜卑分别和大汉朝的并州、幽州相邻,汉文化在这大部落中的影响很深,尤其是鲜卑族前任首领檀石槐时期,大量任用汉人,制定法律,由汉地输入铁器,极大的促进了鲜卑社会的发展,这一套制度和政策,在中部和东部两大鲜卑部落保存的更加完整,因此中部鲜卑和东部鲜卑在作战器械和作战技术上,比起西部鲜卑又要强上一截。

    鲜卑人的主要特征,就是黄发黄须,据说,东晋明帝的生母荀氏就是鲜卑人,晋明帝因母亲的遗传而相貌类似于鲜卑人,黄须黄发,这金发是白种人的显着特征之一,可见鲜卑人的血脉中,有着西方人的血统。鲜卑和汉朝相安无事的时候,边境上的汉族人就把鲜卑人称作是黄发族,等到鲜卑人入侵,汉族人仇视鲜卑侵略者,便把这个称呼变成了“黄发黄须奴”而此时,鲜卑黄须奴,又在谋划再一次入侵冯翊郡。

    更多到,地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