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八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八章 (第2/3页)

吐举动颇有大气,且言语间慨然有涤清天下之大志这也是他最佩服的地方。

    而时隔不久,刘宇便受封西川,入蜀中为王去了,曹操也就没有了给刘宇效力的机会。再接下来,汉灵帝驾崩,董卓入京,汉朝天下终于正式分崩离析,各地群雄四起,划地拥兵自治者无数。曹操的野心终于也在天下大势的变动之下破土发芽,茁壮成长起来。而当他正式占领兖州,成为强大诸侯当中的一个地时候,对于刘宇当年的那些话,那些作为,曹操可就有了不同的认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也不同吧,当年曹操算是忠臣,看刘宇也像是忠臣,而后来的曹操成为了汉末群雄之一,他所看到的一切都变化了,事情还是原来的那些事情,可回想起来,曹操却认为刘宇当时是看出了大汉终归难逃衰败的命运,而诸侯也必会先后崛起,他当时言语中的那种大气,根本就是想要在这乱世中荡平天下,重立乾坤社稷的意思如此深沉的心计,如此庞大的野心,让曹操一想到日后可能会刀兵相见便头痛之极。

    正是对刘宇有了这样的认知,曹操才对荀彧三人的猜测深信不疑。“文若,我与刘宇当年也是相识一场,深知其人野心甚大,前些时听他夺了长安,做了执政,以天子之名发号施令,有人说他可能会就此志得意满,可我知刘元瞻必不会止步于此,他是个志在天下的人,肯定会寻机出兵中原,扫荡群雄。只不过我真没想到,他竟然来的如此迅速,而且还是借着徐州的事情发难那自当年追随刘宇,闻近年来颇受刘宇器重,在益州军中号称智将,刘宇派他前来,我军怕是难免一场苦战了这下一步该如何走,还请三位为我谋划一二”

    出谋划策是谋士的本分,荀攸在一旁说道:“主公,如今我军所知道的情报太少,连益州军到底来了多少人都还不清楚。具体的战略暂时还不好说,但所谓五十骑之说,定是那所弄得玄虚。刘宇此人,当年在颖川书院之时,攸也曾见过,也曾与之谈论,从谈吐间,可知此人也是个小心谨慎的性格,凡事均谋定而后动,主公且看他这些年的经历,可说是处处抢占先机,且谋划深远,步步为营,他在豫州任职之时,便将手下的重臣刘烨举荐为蜀郡太守,更是借着黄巾动乱的时机,向蜀郡输送了大量流民,终于促成了蜀郡大兴的局面。当时谁也不明白他要干什么,可短短几年之后,他竟然被朝廷封为蜀王可见早在多年之前,他便开始谋划两川之地,此等心计,想来令人胆寒啊”

    曹操眉头紧锁道:“这个我也知道,所以我才对益州插手这边的事感到十分头痛”荀彧在一边说道:“主公,虽然还不知道益州到底派了多少人马来,但他们的进军路线却能够判断出来。以彧所见,那身边只有五十骑兵倒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曹操眼睛一亮,连忙问道:“文若可将话讲明白些”荀彧微微一笑道:“主公,益州离徐州千里之遥,且中间隔着荆州、兖州、豫州三州,兖州是我军根本所在,益州军若是走陆路,势必难逃我军的探马。而到现在,我们才刚刚得到消息,那就说明他们肯定是走水路来的。要说水路,无非两条,一是由长安登船,沿黄河而下,至青州换走陆路,而是从巴郡登船,沿长江水路东来,至广陵郡登陆。黄河河道较窄,蜿蜒处甚多,且多有暗流潜伏,不适合大型兵船过境。而益州自自刘宇主政后,便在巴郡建立水军,以水战骁将甘宁为都督,壮大的很快,讨董一战,他们浑水摸鱼,借着增援荆州的机会,侵吞了荆州最西部三郡,自此益州水师在长江中游便有了大型的水寨,实力激增。如今荆州刘表因与刘宇同为宗室,虽被多了三郡,也只能无奈的承认,同时还要继续维持和益州的同盟关系,以便专注精力发展内政,同时抵抗江东孙氏的侵袭。因此,我认为,益州的大队人马必是经长江向东,由甘宁的水军战船护送,至广陵登陆。”

    曹操稍有疑惑的问道:“即便荆州刘表会给益州船队放行,江东孙氏难道也会乖乖让开道路不成?”荀攸苦笑接话道:“主公,当年益州虽然出兵相助刘表逼退了东吴水师,但那不过是场面上的说法,事实上,东吴在那一战中并没有损失什么。再加上刘宇如今气焰滔天,东吴孙家和益州又没有什么死仇,他们当然不会贸然的去刺激益州水师的毕竟一旦惹恼了刘宇,不顾山高路远,出动大军与刘表联合一同东下,东吴怕是连一战之力都没有这里面的利害得失,孙家的人不可能看不到,所以我料东吴就算是看到益州的战船过境,也只会紧守自家在长江沿岸的重要隘口码头,静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